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国际投资区位理论评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范爱军 徐晓慧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出处:
经济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综述新经济地理学国际模型的发展。最初的模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其后的十年间,理论模型从单一工厂和总部位于同一地区的厂商向多地区的纵向和横向跨国厂商扩展。经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国厂商位置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跨国厂商定位对东道国的影响效果等方面。经验性研究已初步证明了模型的解释力,但模型仍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且需要更多的经验研究来提供证据。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字号:

      自Krugman的经典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学》(1991)正式发表以来,“新经济地理学”诞生了。新经济地理学(NEC)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构建了一般均衡模型,从而使“地理”纳入主流经济学成为可能。

      跨国投资行为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对跨国厂商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是理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研究至今也是极有挑战性的主题。

      新经济地理学为跨国厂商的位置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新经济地理学基本模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而新经济地理学与跨国厂商位置选择的结合还是近十年的事,且仍处于起步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研制了包括厂商跨国行为的初步模型,在其后的十年间,理论模型从单一工厂和总部位于同一地区的厂商向多地区厂商扩展,即从一体化的厂商向纵向和横向分散化生产的厂商发展。经验性研究也初步显示了模型的解释力。

      一、从空间一体化向纵向和横向

      分散化厂商理论模型的发展

      (一)新经济地理模型的演进展现了由国内厂商到跨国厂商的发展脉络

      最初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并没有考虑国家边界,仅分析了向心力和离心力作用下的厂商在两个地区的位置选择以及由此导致的地区分化。Fujita,Krugman and Venables(1999)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经济地理学不同层次理论模型的发展,其中,中心-外围模型是理论的核心。通过对中心-外围模型的重新定义,可以产生由Thünen(1966),Christaller(1933)和Lsch(1954)描述的空间结构:单一的中心城市,很多不同规模和生产结构的城市层级结构;随着研究着眼点从区域转到国家,中心—外围模型再次被扩展到包含国际范畴的模型:区域变成国家,汇率、关税、进口配额等国家贸易的障碍被运输成本代替,工人的自由移动被劳动力的国内移动所代替。在国际模型中,尽管人口大规模集聚不会发生,但由于产业关联,仍会产生与地区和城市相似的产业集聚过程,而且同样会导致世界经济地理结构的改变。尤其是伴随着全球一体化、广义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国与国之间会出现先分离后收敛的趋势。因此,新经济地理学的国际模型至少在理论上对各国的贫富分化以及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敛提出了可能的解释。

      Fujita and Mori(2005)也总结道,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体系有三种类型的模型:中心-外围模型、区域与城市系统模型和国际模型。在前两类模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产生集聚的一个关键要素,但在实践中,生产的集中要大于资源的集中。通过对中心-外围方法的一个小的变动,可以把重点从资源的集聚转移到特定产业的地理集中,这样的重点转移对分析国际专业化和贸易特别重要,在新经济地理学国际模型中,一般情况下基本假定之一就是劳动力不能跨国移动。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关键之处在于:允许生产纵向结构的存在——一个或更多的上游部门为一个或更多的下游部门生产投入品,而上下游生产者都受制于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中间产品的生产者有动机定位于他们的最大市场,这正是下游产业的位置所在;同时,最终产品的生产者有动机定位于他们的供应商所在地,也就是上游产业的位置所在。这同样可以被用来解释国家之间的集聚和专业化。

      (二)包含跨国厂商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1.单一工厂和总部位于同一地区的厂商。Krugman and Venables(1995)建立了世界一体化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世界经济空间被假设成连续的空间,由于集聚和非集聚之间的张力,这个无缝的世界(the seamless world)会自动组织成工业带和农业带,模型中不仅厂商跨越了“国界”,也允许劳动力在国家之间自由移动。但模型太过抽象和简单,也没有考虑跨国厂商的多地区生产。

      Krugman and Venables(1995)对此又建立了最初的考虑国家边界、包含前后向关联的、两国家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学国际模型。模型基本结构如下:两个初始结构完全一样的国家;单一要素劳动力,只能在国家内部移动;两个生产部门:一个生产相同产品(如农业),规模收益不变,另一个生产差异产品(如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垄断竞争的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产品被用作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品。分析表明,当贸易成本非常高时,单一、对称的自给自足均衡,没有国际贸易发生;当贸易成本降到低于一个关键值时,如果一个国家(因为历史偶然因素等原因)制造业部门规模较大时,由于中间产品的使用在厂商之间建立了成本和需求关联,厂商倾向于定位到该国生产,一个中心—外围模式自发形成,外围国家得不到发展,而中心国家成为制造业产品的净出口国,且具有较高的单位资本收入。随着贸易成本的继续下降,前者的位置优势逐渐消散,前后向关联的重要性下降,当外围国家的低工资率优势足以弥补远离较大市场和供应商的偏远劣势时,厂商有动机离开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重新定位。因此,全球化进程会导致两国之间先分离后收敛的趋势,不论是生产模式还是福利水平,都是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