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5-6033(2007)11-0158-03 1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愈来愈成为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由于区域(国家)所处的区位不同及其自然、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它们的发展总是处于非均衡的发展状态之中[1]。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重心所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等,这些地区都是我国经济的精华之地。然而,由于许多人为的或历史遗留的问题,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发展差距的扩大日益突出,正困扰着东部沿海地带的经济发展。即使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带,同样存在欠发达地区,跨省区的徐州都市圈就是典型的、代表性的一个例证。为尽快缩小苏南苏北、鲁东鲁西、皖北皖南、豫东豫中之间的差距,在借鉴国内外都市圈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徐州都市圈进行空间结构优化整合,增强区域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2 研究区优化整合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 2.1 研究区优化整合的优势条件 一是徐州都市圈位于东部沿海地带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边缘地区,包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山东省的枣庄和济宁二市,河南省的商丘市,安徽省的淮北和宿州二市,截至2003年,研究区共涉及8个地级市,其位于淮海经济区的核心位置,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二是交通较为便捷。此区是全国重要交通干线的途经区,陇海、京沪两大铁路线途经此区,京沪、京福、连霍3条重要干线高速公路在此贯通,京杭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本区,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三是本区文化传统背景具有近似性,人文积淀比较一致,为本区域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 研究区空间整合的制约因素 虽然徐州都市圈具有区位、交通、资源、人文等整合发展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亦存在整合的障碍因素。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仅徐州、连云港、宿迁这些苏北地区与苏南的差距较为明显,而且枣庄、济宁与山东的中东部地区,淮北、宿州与安徽的沿江地区,商丘与河南的郑州、洛阳地区差距亦较为突出。 第二,产业结构趋同较为严重,而且层次低。由于资源禀赋的相似性、行政区经济的影响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区域分工会表现出复合型的特点,既有垂直分工,也有水平分工[2]。从总体上看,徐州都市圈区域内的各城市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结构趋同现象。以工业为例,区域内各市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机械、煤炭、电力、建材等主要依托矿产资源的部门,多是资源开采、建材加工为主的传统资源型工业,深加工能力较弱。而具有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服务功能较强、潜力大而且前景广阔的现代服务业,如信息科研、金融保险、物流管理等较为落后[3]。 第三,行政区经济的障碍。徐州都市圈跨越四省区,地方政府的短期利益行为以及决策行为的地区本位思想的存在,出于自身利益而干预区域经济的情况较为突出。各级行政区都力图在有限的资源竞争中获取对自身有利的更多利益,因此,造成市与市之间、市与县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相互排斥大于相互合作,不合理的、无序的竞争是徐州都市圈面临的一大障碍。
3 研究区空间优化整合分析 3.1 研究区中心城市等级划分及其分析 徐州都市圈包括苏北、鲁南、豫西、皖北地区的8个地级市。首先对8个中心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共选取了5个指标,包括非农业人口数量 (Pi),国内生产总值(Vi),第二、三产业增加值(Di),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Ci),专业技术人员数(Si)。其中,非农业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指标是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水平体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体现了城市经济的基本发展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数反映了城市消化外来资金、技术、信息的能力以及发展的潜能。然后分别计算以上5种职能指数
计算公式与之雷同 最后,在分别计算非农业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专业技术人员数职能指数的基础上,再计算各个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指数。然后,将5个职能指数相加再平均求得城市中心职能强度,该指数的计算可以用下面的两个公式: 根据都市圈的发展规律,成熟型的跨省界都市圈必须要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经济中心,对整个都市圈经济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与整合功能。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徐州的K[,Ei]值远大于其余的区域中心城市,故列为一级中心城市。徐州作为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应该将其作为重点培育的区域中心增长极。因此,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条件,重点培育核心城市,强化集聚功能与综合服务功能,是实现徐州都市圈空间整合的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