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洛阳所置陪都及其时间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久昌,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李久昌(1960—),男,山东菏泽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历史城市地理与古都学,区域历史地理,文化遗产。

原文出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根据文献的相关记载,结合考古发现,笔者统计考证,古代在洛阳所建的陪都计有商、新莽、后赵、北周、隋、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等12个朝代,合计498年。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23(2007)01—0028—06

      关于古代洛阳的陪都建制,历来有“八朝陪都”的说法,即西周、西汉、北周、唐、后汉、后周、北宋、金。近来亦有学者认为有新莽、北周、后汉、后周、宋、金等6个朝代在此设置了陪都。[1](P2—3) 古代洛阳的陪都建制是否如上所言呢?

      根据文献的相关记载,结合考古发现,笔者统计考证,古代在洛阳所建的陪都计有商、新莽、后赵、北周、隋、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等12个朝代。现将各朝在洛阳所置的陪都及时间情况分述如下:

      一、商之西亳

      陪都是我国古代都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点。历史上陪都建制起源甚早。传统的看法,将西周初年洛邑视为陪都制之滥觞,近来亦有学者提出陪都远在夏代即已出现。[2](P73) 有关夏代的陪都,考古学上还未能得到确认。从考古资料来看,我国最早的陪都应从商都西亳开始,准确的说,应从偃师商城商文化第二期算起。

      自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发现后,学术界即围绕两城的年代、性质及相互关系展开讨论,遂有了“郑亳说”和“西亳说”之争。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已公认偃、郑二城都是商前期具有王都气象的都城,二者具有一定的并存关系。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相继提出了偃、郑二城同为亳都的两京说[3]。从文献记载和偃、郑二城考古的现实看,两城无论在建造年代、城址性质和布局、功能诸方面都有很多相近之处,因而两京说的提出包含有很大的合理性,值得重视,它也使“郑亳说”与“西亳说”争论的焦点,由两城何者为都邑之争,深入到何者为国都何者为陪都之争。然两京说的提出,是以偃、郑二城在年代上大致同时为前提的,有学者进而认为在两京并存时期,郑州商城一直是主都,或首都,而偃师商城则一直是陪都。[2](P75—77) 另有学者则主张偃师商城是主都,或首都,而郑州商城则是陪都[4]。这些说法均有值得商榷之处。

      下面分别论之。首先,笔者赞同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同为早商都城的观点,但二者始建年代又有先后,偃师商城应略早于郑州商城。理由是:第一,夏商断代工程将偃、郑二城基本认定二城是商灭夏后建立的,由此确定为商汤灭夏的共同界标,本身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便是不妥当的。“从理论上讲,不可能同时有两座都城作为王朝兴建或灭亡时间的统一界标”,偃、郑州二城也不能同为“商王朝建立的界标”。[5](P36) 第二,从偃、郑二城的规模和当时的形势看,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兴建两座都城。我们知道,夏商之际,经过连年战争,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商灭夏后,又连遭旱灾。在此情形下,商汤不太有能力役使数十万、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民工,同时营建两座都城。何况,在史书中,商汤向被认为是“仁政”之君,在营建宫室和都城的时候,必然要考虑经济因素和民众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偃师商城周围的夏遗民的民心向背问题。而在灭夏后,尽快在原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确立商王朝政治、军事优势,及时建立一个控御天下,统治四方的中心则是必要的和可能的。根据考古发现,偃师商城的建造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建设,其面积也小于夏二里头遗址。这种情形恰恰符合商汤建国初期的政治形势、社会现实和财力状况。“夏王朝的灭亡与偃师二里头宫殿区大型夯土建筑的废毁是同步的”。[5](P36) 因此,在商王朝建国伊始只能有一个都城,即偃师商城。第三,从规划的角度看,郑州商城的年代也要比偃师商城为迟。郑州商城当是总结了偃师商城的扩建经验,而力图“一步到位”。

      偃师商城由宫城、内城和大城组成。根据考古学者的发掘和研究,其文化遗存可以分为三期,分别相当于二里头四期、二里岗下上层。城址的发展和布局的变化大致与此相同,可以分作连续发展的三个阶段。[6] 发掘者还把上述三期细分为7小段,其中把宫城建设推定在其商文化的第一期第一段(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晚段),即“最初的宫殿和宫城应属商城的第一批建筑物”。[7] 其中第4号宫殿“始建于一期之初,是偃师商城最早的一座宫殿”。[8] 小城的始建推定在第一期“第1、2段之际”,“至迟在第2段的偏早阶段”,其大城建于第三段。[10] 根据对偃、郑二城最新碳十四年代测定表明,郑州商城是在二里冈文化期建造的,其建成年代为将近公元前1500年,而偃师商城宫城和小城的年代相当于偃师商城一期,[10] 约公元前1600年,早于郑州商城约100年左右。[11] 考古发现与史实符合,偃师商城是商汤灭夏后建立的第一个都城,是商汤之“西亳”,时间上早于郑州商城约100年左右。

      其次,从时空变迁的角度看,笔者认为,在商前期,两城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存在着明显的动态变化过程,偃师商城经历了由国都到陪都的变化,而郑州商城则经历了一个由陪都发展为国都的过程,并非如有学者所言的无变化状态,而偃师商城地位的变化又与郑州商城的兴建及发展有直接的关联。

      初建时期(即第一期,二里头四期)的偃师商城规模不是很大。城址中首先建造了宫城,形制呈正方形,四周有宽2米的宫墙环绕,面积达4万平方米。此后,宫城又被更大的夯土城墙所包围,面积扩大至80万平方米,这就是所谓的小城。初建时的宫城从小城规划看,“宫城”恰恰位于小城中轴线上,坐落在小城中央偏南高地上。武库(府库)和铸铜作坊分别位于城的西南和城外东北靠近河流的地方,说明其有严格的规划设计,与军事城堡或离宫别馆不同。虽然在初建时,城邑规模不大,但其小城的规模与夏都二里头遗址的规模比较接近,也符合刚灭夏时的实际情况。遗址中最早的陶器包括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的混合特征,显示出商族人强行侵入该地后逐渐与土著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也显示出夏王朝向商王朝的过渡。作为都城,偃师商城拥有都城所必具备的宫殿宗庙,有府库和铸铜作坊,具备了行使都城核心功能的条件。而在此时,郑州商城除了先商时期不多、为数规模不大的宫室等夯土建筑和相当于二里头四期晚段和二里冈下层一期的、为数尚不多、规模也不大的夯土建筑外,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表明,那些先商时期和相当于二里头四期晚段和二里冈下层一期的夯土建筑的存在,主要应是成汤灭夏前占据郑州后,把郑州作为重要的军事重镇留下的遗迹,在灭夏后依然继续作为军事重镇而被使用。这或许昭示着两城性质上的差异。这一时期可称为偃师商城一都独尊时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