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集群和集群政策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涛,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南京 210097;lngo Liefner,德国,汉诺威大学经济地理研究所,汉诺威 D—30167;曾刚,华东师范大学资环院,上海 200062 汪涛(1970—),女,汉,安徽池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与汉诺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新技术企业区位。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内学者和政策决策者对集群的集群政策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由于现行的集群理论源自西方工业化国家,作为发展中的中国能否和如何吸收运用这些西方理论和研究经验成为讨论的焦点之一。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探讨西方集群研究和集群政策的理论基础,以期能带给中国的相关研究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首先对波特和经合组织两学派的集群概念的起源、发展和着重点进行了回顾。然后分析了集群起源和发展的条件、生命周期、发展机制、空间维度、类型等西方集群研究的要素,阐述了西方工业国家的集群政策概念及相关评判。相对于发达国家丰富的关于技术创新区域的研究而言,针对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和集群的理论性及经验性研究则要少得多。所以发展中国家的集群研究及集群政策需要更合适自身实际情况的理论。最后笔者以集群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为例,通过问题的分析、理论的分析和理论的调整三步骤说明新理论发展的可能途径。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1 西方集群的概念

      上世纪70至80年代以来,无论在传统产业还是高技术产业领域,集群研究和集群政策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到了1980年代后期,集群更成为学术上的(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和政策上的(经济促进及区域发展政策等)时尚名词[1]。波特(Porter)学派和经合组织(OECD)学派为西方研究集群的两个主要流派[1]。

      1.1 波特学派对集群的定义

      影响力广泛的波特的著作,从早期的产业集群[2] 到后期的区域集群[3],均关注于集群成员间的合作与竞争①。但其研究的着眼点呈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由以产品为分析核心的向以制度为分析核心的方法转变趋势[4]。

      该学派集群的概念起源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传统交易理论和区位论在研究区域竞争力中,均着眼于价格优势和区位因子分析,而忽略了对区域竞争优势演化过程的分析[5]。据此波特强调了产业发展的外界环境的重要性。其竞争力钻石模型指出,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仅依靠单一行业获得,而是取决于由产品横向的和纵向的密切联系而生成的、传送着物质流、服务流及信息流的产业集群[4,6]。由钻石模型而演绎出来的集群的概念强调了区域竞争力的环境[2]。这个概念被诸多国内外区域政策制定者或多或少地未经深思熟虑便用于指导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7]。

      集群的基础是企业间紧密的联系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累积的学习效应,和对总体的外部经济最优化的追求。必须说明的是,在波特关于集群的早期研究中,尽管集群成员间的合作交流已被认为对增强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一过程究竟是如何产生及进行着的却没有得到深度探讨②。而且这段时期,在波特对各国的研究案例中,忽视了集群成员间的空间关系的作用;在其对各行业的研究案例中,空间因子也只扮演着边缘化的角色。换言之,空间集聚只被认作构建竞争优势的补充条件[6]。此外,制度因素、社会发展进程等作用也较少涉及到[4,8]。

      随后,波特将其早期的集群理念延伸至区域层面,并强调了公共机构(大学、培训机构和科研成果转化机构等)激发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性[9]。在其近期的研究中,波特注重于探究集群内制度因素、成员间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及内涵以及集群的动态发展过程等[4]。波特将集群定义为,特定行业内的,相互间既竞争又合作的企业、专门化供应商、服务商、下游企业、及支撑组织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等)的空间集聚[10]。

      总之,近期波特[3,10]、奥德斯(Audretsch)[11]、克鲁格曼(Krugman)[12] 等的研究结论切合了区域学家,如斯科特(Scott)[13]、萨克瑟尼安(Saxenian)[14]、斯多普(Storper)[15] 等早期关于集群的研究假定,即集群内单个企业经由与集群其他成员纵向的和横向的联系而得到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提高企业生产力。企业生产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共振效应而得以提高[10]。

      (2)激发创新活动。不同的知识载体之间的知识交流促进了创新活动的发展。波特将集群激发创新的现象也归因于上述的生产力效应[10]。

      (3)促进新企业的创建。集群环境下生成的咨询、学习、合作及交流等功能有利于新企业在集群内的萌芽和发展[3,8,16]。

      1.2 经合组织学派对集群的定义

      经合组织给集群做了补充定义,强调了价值链的含义[17,18],尤其是着重于特定行业价值链上的成员相互依赖的纵向的合作[1,19]。

      经合组织的集群观念可以追溯到其早期的研究。当波特学派对不同国家内成功的区域集群进行探讨时,经合组织的学者也对经合组织国家的集群展开研究,并得出结论,即新技术及全球性竞争导致了集群里私立的和公共的部门间紧密合作[20,21]。需要强调的是,产业的和制度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塑造了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当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教育研究及技术机构等之间生成长期导向的紧密合作联系时,相对独立的企业实体间的市场导向性联系亦逐步增强。企业间以及企业与机构间的联系不仅建立于经济效益的积累之上,而且同时也根植于对于互惠行为的期待及相互信赖中③。

      随后经合组织将集群作为分析方法应用到案例分析和政策指导中[17,18]。经合组织将其价值链集群概念定义为:产业集群是扩展了的投入—产出链或购买—供应链;包括最终市场产品的生产者,以及一级、二级等直接或间接介入产品交易的供应商;由多重部门或行业所组成[22]。价值链集群易于借助传统的对产业的分类及相关部门的分析而辨认[19]。

      近期,经合组织对集群的研究焦点进一步得到拓展,更多的是研究集群在创新过程中的功能,而不是研究集群的本质[1,23]。

      1.3 西方对集群理论的评判

      对集群理论最主要的争议点是其在很多方面表述的不精确性和模糊性,这也使得其实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8,24]。西方学者认为集群理论的含糊性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