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06)06—0902—06 1999年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使得区域发展重心某种程度上发生大的转移;而且两战略在提出之前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相关地区政府、企业、个人,多又没有认识到两战略的差异,对于国家所采取的地区倾斜政策往往“以己之短比彼之长”。这些问题表明,许多地方还缺乏对我国区域发展宏观格局的科学把握。 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覆盖全国的综合功能区划,明确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区划工作多是单要素区划,而且区划指标体系没有有效集成发展现状及趋势,因此描述功能远大于导向功能;目前已经开展的综合功能区划前期研究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此之前,对两战略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异同,成为编制综合功能区划、制订我国地区发展战略的基础工作。 1 两大战略的差异性 1.1 区域发展差异性与区域分工 1.1.1 区域发展具有差异性 1.1.1.1 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是区域发展差异的基础来源。水分、热量、地形、生物、矿产资源及其所组成的景观资源,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在区域发展初期,自然条件往往是决定因素(图1)。如农业社会中,我国南方在很短的开发时间内,富庶程度便超过了北方,重要原因是南方自然地理条件更适合于农业生产。工业化阶段中,自然条件的整体影响力下降,但其中矿产资源的作用上升,主要矿产资源类型及其组合状况成为产业结构的基础;环渤海地区利用区内丰富的石油、煤炭、矿产资源等建立了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体系,而长三角、珠三角能源、矿产资源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一度以轻型为主。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后,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重新上升,由单纯资源属性向资源、环境、灾害属性转变[1];地区发展中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与自然条件的协调,注意到社会、经济等对环境的压力,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限制性目标被提出。
图1 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变迁 Fig.1 Chang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1.1.1.2 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差异是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发展是一个累积过程,社会经济基础如产业结构、人口劳动力条件、技术水平、体制基础等也会影响到区域发展[2]。而且与自然资源的可流动性较强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具有较强的根植性,而且其相对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往往构成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我国目前存在着处于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各类地区,产业结构也从农业、矿产资源采掘业为主到以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各地区未来发展格局的主要基础。 1.1.1.3 地缘环境是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来源。相邻地区的资源基础、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际关系是区域发展的外部条件[2]。1950年代, 东北区利用靠近原苏联、对方发展水平高等得到了许多外部推动。目前,区域开放性逐渐加大,利用区外资源实现区域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在增强,因此地缘环境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强烈,对区域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主要联系方向等都会产生影响。 1.1.2 有效利用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分工 1.1.2.1 区域分工的机制。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差异必将产生分工。经典贸易理论认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商品生产率不同,区域可以集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通过区际贸易获得最大效益。现代贸易理论认为,产业发展本身也会促进分工,分工产生循环累积效应,“外部经济理论”说明区域集中发展某种产业时,会获得外部经济,提高收益率,因此产业在地域上具有自我累积的现象,如“马歇尔”产业区、产业集群等;区域集中发展某种产业,相互之间产生分工;克鲁格曼等认为规模收益递增产生了分工。因此,区域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促使区域集中发展不同的产业,形成区域分工。 1.1.2.2 完善的区域分工需要国家调控。区域分工会使总体效益增大,但不同地区收益相差很大。各产业的投资回报率不同,以基础工业为主的区域,往往出现双重利益流失,即输出低附加值产品而输入高附加值产品[3]。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供求关系调整分工主体的收益,但这种调节过程往往给国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国外可能抢占供求调整过程中的市场空缺,损失国家利益。 经济分工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形式,但生态源区、生态分工的概念陆续提出,分工被注入了新内涵;分工的动力机制由获取最大经济收益向最大社会、经济、生态复合效益转变。生态分工中也存在利益分布不均的问题,如某些生态地位重要的地区往往又是矿产资源富集区,进行矿产资源开采或者高污染产业的建设可能会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但却影响大区域范围的生态效益;反之,若限制资源开发,必然损失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