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平天国时期上海战略地位的思考

作 者:
华强 

作者简介:
华强,解放军上海政治学院 基础系,上海 200433 华强,解放军上海政治学院基础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

原文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透视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上海与太平天国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上海因为太平天国的兴起而加速了城市繁荣和近代化的步伐;太平天国因为未尽全力进攻上海、占领上海,使上海成为中外武装势力积聚并发展壮大的根据地。在上海问题上,太平天国犯了两个严重错误:一是忽略了上海的经济地位,二是忽略了上海的战略地位。上海士绅一直视太平天国为劲敌,而太平天国领袖视上海为弹丸之地。中外武装势力从不被太平天国重视的上海“由下而上”逆向开始发力,兵锋直指江浙。曾国藩的湘军由上而下,李鸿章的淮军由下而上,太平天国在上下两股力量特别是来自上海力量的夹击下终于败亡。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7)04—0115—06

      说起上海与太平天国,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上海1843年开埠,太平天国尚在酝酿之中。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上海开埠不过10年。在这一年,上海爆发了小刀会起义。1860年,李秀成三次进攻上海,无功而返。太平天国一度占领了上海周边地区,却始终没有占领上海。

      透视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上海与太平天国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上海因为太平天国的兴起特别是定都南京、东征苏常、进攻上海而加速了城市繁荣和近代化的步伐;太平天国因为忽略了上海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未尽全力进攻上海、占领上海,使上海成为中外武装势力积聚并发展壮大的根据地。太平天国最终失败有内外多种原因,就战略而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在上海问题上的失误,导致中外武装势力以上海为依托并溯江而上,与湘军遥相呼应,对天京形成上下夹击之势,太平天国因此败亡。

      一、太平天国兴起加速了上海的繁荣和近代化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震动上海。江苏地方官吏一再向英、美、法驻上海领事求援。实际上,列强当时已经注意到这一事实,认为对太平天国如不加干涉,大清王朝有可能被推翻;而大清王朝一旦被推翻,《南京条约》规定的种种特权将化为泡影。列强为防卫上海,曾经计划占领上海上游城市镇江。列强之所以选择镇江,是因为镇江对岸之扬州是运河与长江交界之地。占领镇江,既可防止太平军沿长江东向上海,也可防止太平军北上京畿。

      英国公使文翰当时调集在中国的英国军舰云集上海,准备以武力对付太平天国。其时,清政府建江南大营于孝陵卫,防止太平军进攻东南;建江北大营于扬州,防止太平军北上。在对付太平天国的问题上,太平天国中外之敌的战略意图竟如此惊人的一致。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沿海五口通商城市在列强的干预下开始走向近代化,今天的珠江经济圈和上海经济圈即兴起于斯。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以上海最为直观和典型。上海走向近代化道路之初,太平天国爆发并定都于上海之侧,太平天国与上海近代化有没有关系呢?

      1843年,英国率先在上海设立英租界,面积830亩。1848年,英国将租界扩充至2820亩。同年,美国设立美租界。法国于次年设立法租界,面积986亩。其时,英美法租界总面积不到4000亩。

      1853年初,太平军挥师直逼东南重镇南京。9月,上海小刀会举事,引起地方官吏惊慌。列强见上海地方官吏自顾不暇,于是趁火打劫,在小刀会起义期间扩大租界。小刀会起义被镇压以后,列强再次扩大租界。法国以镇压小刀会起义有功,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扩充租界138亩,连同原有面积986亩,合计1124亩。美国以同样的理由将美租界扩充至865亩,其后英美租界合并,称英美公共租界,并再度扩充,总面积达34333亩。法国不甘居后,将租界由1124亩猛增至13001亩,扩充11倍。

      经过数度扩充,租界总面积达到47334亩,是太平天国起义前的12倍。英美法租界总面积方圆约10公里,所以上海有“十里洋场”之称。

      英美法租界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迅速扩充了面积并开始初步繁荣起来。上海租界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上海租界人口的猛烈增长。小刀会起义前,居住在上海租界内的华人仅500人;小刀会起义后,居住在上海租界内的华人猛增至20000余人,增长了40倍。李秀成进攻上海,当时上海租界内的侨民约1500人左右,而陆续逃亡至租界内的中国难民最高竟达50万之众。与小刀会起义前相比,上海租界人口增长了1000倍。富有的华人为租界提供了雄厚的资金,贫苦的华人则为租界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上海租界人口的猛烈增长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兴起。太平天国攻占长江中下游地区,引起官员、富绅和百姓大规模逃亡。当时东南之大,却烽火遍及,已经容不下老百姓一张平静的饭桌。这种大规模的逃亡发生了三次:

      第一次是1853年初太平军攻占南京、镇江、扬州等地区,导致这一地区的官员、富绅和百姓向苏南和浙江地区大规模逃亡。

      第二次是1860年初,太平军进攻长江下游最富庶的苏南和浙江,引起该地区官员、富绅和百姓由苏南和浙江地区逃亡上海。例如两江总督何桂清率先由常州逃亡苏州,在苏州遭拒后,再逃亡上海,“继何之后,所有本省仍然活着的官员,似将陆续来到上海”[1]86,“苏省新署官僚,皆集上海城内”[2]546。

      忠王李秀成进攻上海时,曾颁布安民告示,证实了当时的逃亡潮流。李秀成《布告》称:“天京以及各处子女大半迁徙苏都,又由苏都移居上海。”[1]5

      第三次是李秀成进攻上海,引起官员、富绅和百姓由上海及上海周围县城向上海租界逃亡。《北华捷报》报导:“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从苏州河北边涌入租界”[1]213,“希望跑到外国租界得到保护”[1]193。

      太平天国占领南京、扬州等地后,老百姓逃亡的轨迹竟如此地一致:首先向苏南、浙江逃亡,具体路线由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再由上海及上海周围县城向上海租界逃亡。避离兵锋,是老百姓逃亡的选择。上海因为有洋人而令人感到安全,上海的租界更因为是国中之“国”,更加令人感到安全。上海租界在极短的时间内人口急剧膨胀,原因即在此。

      在逃亡的难民中,有不少浙江、苏南一带的官僚、富绅和地主,如钱鼎铭、杨坊等。难民逃亡的结果,浙江和苏南地区大量的游资由浙江、苏南而至上海,再由上海而至租界,最后在租界沉淀并积聚,上海弹丸之地成为“通省子女玉帛重器之所聚”[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