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内学术刊物上已发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初步检索到400多篇。择其要点,其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政策、财政、税收、金融和银行 周育民考订了清代厘金的创始;徐毅分析了江苏厘金制度的起源与推广等问题。① 清末鸦片禁政导致鸦片税厘大量缩减,清廷被迫决定以实行印花税来抵补,但最终缺乏成效,地方苛捐杂税以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矛盾是不可忽视的原因。② 还有文章讨论了晚清军费政策的演变问题。③ 万立明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库制度经历了一个由不统一到统一、由委托代理国库制到银行存款制这一复杂的嬗变过程。④ 尹红群以省县财政关系为中心分析了1941年国民党政府的国家财政系统改制问题。⑤ 郑会欣认为抗战前“统制经济”学说的讨论及其实践为抗战爆发后政府及时将平时经济体制改变为战时经济体制,并全面实施统制经济奠定了基础。⑥ 任新平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变迁。⑦ 杨军认为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确立后,在管理上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行政管理制度。李虎还叙述了近代海关的洋员录用制度;李军则分析了晚清烟台东海关税收及其结构。⑧ 王志军认为英美烟公司与旧中国历届政府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协定烟税”的事实,中国民族卷烟业备受打击。⑨ 汪敬虞通过对鸦片战后10年间银贵钱贱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探讨,认为影响中国白银汇价短期波动的直接因素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而中国白银汇价长期变动的最后根据是国际金银市场的供需状况;鸦片战后10年间,西方国家用以平衡其与中国贸易的主要工具,仍然是走私进口的鸦片。⑩ 贺水金认为银本位制时代中国汇率变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31年以前为金银比价变动,汇率变动的总趋势是金贵银贱;1931年后演变为银与金、银与各国纸币兑换率双重汇率,二者走势并不完全趋同。(11) 李玉梳理了晚清昭信股票的发行过程;石宝友研究了梁士诒与民国三、四年公债的关系。(12) 通过对旧式金融组织的分析能看到,钱会在近代徽州的宗族和商业社会中发挥着融资与救助的双重功能;钱业习惯法成为公认的规范市场秩序的有机环节;买办与钱庄相结合,促使了传统的钱庄向近代金融机构的转化。(13) 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银行”的商业化经营反映了该时期民间资本与政府利益的互动过程。(14) 近代中国“银险一体化”有两种主要形式:银行直接投资保险业和银行代理保险公司业务。(15) 陈礼茂分析了国民党政府时期中国通商、四明和中国实业三行的改组;(16) 张晓辉探讨了民族金融资本中的华南财团;程霖、韩丽娟分析了国民政府时期农业金融制度建设的四种模式;邹晓昇论述了中国农民银行角色和职能的演变。(17) 此外,巫云仙论述了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的贸易融资和国际汇兑的关系。(18) 朱荫贵研究了1918—1937年的中国证券市场,认为这期间存在的证券市场不是沦于“信交风潮”那样的投机,就是成为政府解决财政困难的“财政市场”。这种种情况,固然是因当时中国社会环境和传统商业习惯等多种因素造成,但也证明这时的中国证券市场还是一个幼稚和畸形的市场。此外,抗战时期的上海中国股票推进会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社会资源重组和改变的作用。(19) 商业、市场和工商经济团体 国内商业贸易和市场方面,樊如森认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市场体系,是在区内和区外贸易都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以三级市场和四个区域性市场网络为依托而逐步构建起来的。(20) 齐大之从市场环境、商人群体、营销风格、消费形态与品牌意识五个方面论述近代北京商业的特点。(21) 闫永增论述了近代唐山商业的兴起与发展。(22) 徐洁考察了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23) 张崇旺探析了清末民初淮河流域自开商埠问题;沈世培认为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在晚清和民国时期都有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以芜湖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系统和以蚌埠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系统。(24) 戴国芳分析了近代芜湖米市兴衰的原因及其影响;(25) 戴迎华考察了近代镇江米市移师芜湖的历史。(26) 田炯权分别研究了清末民国时期湖北、湖南的米谷市场和商品流通。(27) 游海华等人探讨了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以及1934—1937年赣南闽西地区市场与商业的复苏。(28) 郑会欣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复兴商业公司的经营活动为中心,考察了战时国民政府推行统制经济政策的得失以及国营公司所承担的作用。(29) 此外,李一翔分析了近代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功能。(30) 佘振文分析了分利集团对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的影响;王玉茹对以天津、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3个地区的城市批发物价指数加权平均,推算出中国近代城市批发物价指数;刘兰兮对厦门15种重要商品批发物价指数作了编制与辨析。(31) 关于对外贸易和国外市场,于新娟分析了甲午战前50年中国棉织品进口贸易的整体态势;(32) 周建明详细考察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德贸易条件及价格变动趋势,以及30年代中德之间的技术贸易,认为中德贸易个别贸易条件中出口贸易条件有利于中国的成份居多,而进口贸易条件却不利于中国;近代中国的国家支柱企业有相当部份是在中德技术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量的技术贸易使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对德国的工业技术有着较大的依赖性。(33) 衣长春讨论了咸丰末年俄商赴京贸易之争;(34) 王世才、王秀华总结了近现代吉林省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及其特点。(35) 张博以辽河航运为中心,考察了营口开埠与晚清东北商路的变动问题。(36) 陈海龙、沈月红探析了近代浙江的洋油进口问题。(37) 刘兴豪考察了1912—1937年湖南的对外贸易。(38) 黄江泉认为南洋市场的开拓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影响既有积极面,也滋生了一些负面因素。(39) 毛立坤考察了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两广地区、西南地区、闽浙台地区、上海及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及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40) 张小欣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广州华商通过炼制土制煤油与外商争夺广州煤油市场,最终失败的过程。(41) 此外,苑焕乔论述了清末政府向南非输出劳务问题。(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