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219(2007)02 —0001—04 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大师,一生著述达1000多万字,已出版的有800多万字,内容涉及经、史、子、集诸多方面, 国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历来为学界所关注,1992年至今关于他的研究性文章有 100多篇(其中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1篇,会议综述1篇),专著1部。张先生的学术有博大之气象,近15年来学者们从多个方面对张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主要有关于对其清代学术、文献学、经学、汉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其文化观的探悉。拙文拟对近10多年来关于张舜徽先生学术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以冀对加深对张舜徽先生的研究有所帮助。为行文方便,文中所涉及的作者皆直书其名,不当之处,敬祈学界前辈指正。 一 对张舜徽先生清代学术思想的研究 对于清代学术的价值取向和治学路径,学界多强调清代学人考据功夫的严密或学术经世的特点。张先生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清代学术的发展状况,并且提出一些令人叹服的见解。学界关于张先生清代学术思想的研究,可谓是一个热点。 武少民提出,张先生不仅总结了清代学者实事求是的治学之道,评判清代学术的治学趋向及经世致用的治学风格,“张舜徽还对清代学术有关的史实和学术界尚存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精细考证,突破前人成说,提出己见,充分显示了他的朴学功底和严谨的学风。”[1] 谈到清初的经世思潮,梁启超和钱穆有看法相近的地方。梁启超说,清初诸儒“抛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学问而做学问,是为政治而做学问。”[2] 钱穆认为清初诸儒“皆有闻于宋明之绪论者也。不忘种姓,有志经世,皆确乎成其为故国之遗老,与乾嘉之学,精气绝焉。”[3] 梁、钱氏不约而同地强调清初学术经世的特色。刘筱红针对学者关于清代学术的价值趋向给予不同的界定,论述了张先生评价清学流变的双重标准,剖析了学术经世与求真的内在价值冲突以及近代以来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困惑,并对各自的价值意义作了评述。她认为张先生肯定了清初、清末学术经世的特点,但对于学术经世的立场,他更愿意选择清初学人以学术作为经世的内在支撑,而对清末经世思潮中出现的以政治作为学术取舍的标准、凡不为所用便诋为无用以及借学术以影射政治、不惜牺牲学术的客观真实性不能赞同。对于乾嘉学术,张先生表现出十分矛盾的心态,其间激荡着学术经世与学术求真的价值冲突。[4] 张先生对清代学术的研究长达半个多世纪,清代学术在其学术生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其治清学的方法也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探究张先生对清代学术的研究。有从张先生治清学的方法来探悉其学术思想:刘筱红从张先生的家学渊源和学术阅历叙起,分析其精深的学术根底,指出张先生关于清代学术史的研究持续于其学术生命的始终,认为张先生的清代学术研究经过了细致爬梳整理、严谨的考证和理论阐发,与梁、钱等人的清代学术研究明显不同。她同时指出张先生在研究乾嘉学派时由于无法厘清学术经世和学术求真双重价值尺度出现的矛盾而所表现出一定的困惑。[5] 谢贵安指出张先生治清代学术史的方法是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会通。并且形象地比喻张氏对清代学术史研究有“三级跳远”的特点,依次为《清人文集别录》和《清人笔记条辨》、《顾亭林学记》和《清代扬州学记》、《清儒学记》,而《清儒学记》是张先生对清代学术研究的总结性专著,其体裁既出自传统又超越传统,是对学记体的改进和应用。他认为张先生对清代学术流派的划分既重视师承和学派,又照顾到更多自学成才和特殊贡献的学者。在区分学术流派时,张先生是以地域为基本标准归类的,同时也以学术的内在联系以及张先生的学术地位来划分,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其划分学术流派的特点。而“扬州学派”的提出和划分是张氏对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一大贡献。张先生对清代每个学者的学术承传关系都尽力追根溯源,对清代学术进行辨章与评价,议论精辟,持论公允,合理的驳难和纠正清代学者错误的学术观点。[6] 有从清代学术史在张先生学术生命中的地位来探讨其对清代学术的研究。刘筱红在《张舜徽与清代学术史研究》一书中对张先生清学史研究的学术根基,清学史在张先生学术中的地位,张先生对清学史研究的贡献,及其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文化观念进行探讨,并指出张先生学术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汉、宋之争未做深入研究,在学术评价中以唯物、唯心为标准,未能在哲学领域作深入探讨。[7] 另外,刘筱红在《张舜徽与扬州学派研究》一文中指出张先生是对扬州学派进行全面的论述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张先生分析扬州之学以通为特点(主张通学、通识、会通),并且指出张先生认为扬学兴盛的原因在于,扬州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扬州学派学术的专业化也有利于扬学的发展。[8] 关于清代朴学的源流,梁启超认为清代朴学是对宋明理学的反动。[9] 钱穆认为清代朴学是由宋明理学发展而来,“故不识宋学,即无以识近代也”。[3] 刘筱红通过分析张先生对朴学源流的考辨,指出张先生认为清代朴学源于宋代学术,不仅宋代朴学是清学的先声,而且清学有继承、有扬弃、有修正地吸收了宋代理学的有益成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