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嬗变轨迹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德成,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王德成(1972-),男,山东蒙阴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原文出处:
理论界

内容提要: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从被正式提出到孙中山逝世,经历了从“反满”到五族共和,到“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最后到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口号,“联合世界平等待我之民族”的三次嬗变。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嬗变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进步,使其民族主义思想不断地修正、充实、完善。梳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嬗变的轨迹,利于我们学习孙中山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07)02-0192-02

      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基石的民族主义,从被正式提出,到孙中山逝世,是随着中国革命的实践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不断丰富发展的。

      一、“排满”民族主义思想的提出

      早在1893年,孙中山与陆皓东等人在广州聚会商讨起义事宜时,孙中山提出要建立一个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为宗旨的革命团体。于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具有明确的反对满洲贵族统治,建立汉族政权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且,孙中山多次强调“志在驱逐满洲人”,[1] 认为民族革命就是要“将满洲鞑子从我们的国土上驱逐出去”。[2] 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要集中在反满上,强调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这种提法具有明显的“反清复明”的倾向,这种早期“排满”的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密切相关。

      孙中山生活在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满族封建贵族统治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孙中山曾寄希望于清政府能够团结华夏各族,重振国威以洗雪国耻。然而,满清政府依然沿袭历代封建王朝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了汉族民众为主的反清斗争传统和民族仇视心理。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在中国发号施令的代言人和进行侵华的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满清政府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中国国内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深化。可见,孙中山早期“排满”的民族主义思想是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斗争的产物。

      另外,孙中山早期“排满”的民族主义思想还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满洲贵族与汉族相比是“异种”、“异族”、“鞑虏”。孙中山说:“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2] 可见,孙中山早期“排满”的民族主义思想,深受中国传统的大汉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孙中山批评罗泽南、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陷于清政府“以汉攻汉之策”,帮助镇压太平天国,“号称学者,终不明春秋大义”。[3] 很显然,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清斗争,对孙中山提出“排满”的民族主义口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可见,孙中山这时的民族主义还属于狭隘的种族革命范畴。

      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第一次嬗变

      1905年7月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政治上已明确坚持国家统一思想,强调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紧密结合,革命口号也由“驱除鞑虏,恢复中国”改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正是这“中国”到“中华”之称的微妙变化,表明孙中山在“反满”问题上发生了变化,已经开始注意把满族统治者和满族人民加以区别。10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孙中山在解释民族主义时特别强调“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反复阐述“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1]“唯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是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1] 指出“满洲政府腐败,我辈所以革命。即令满人同情于我,亦可许入党。”[4] 孙中山的这些主张,表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再是反对所有满族人,只是反对满族统治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实现了由“排满”到“反清”的转变。

      孙中山一再阐明民族主义必须和民权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一次完成,“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1]“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5] 由此可见,孙中山已经把民族主义解释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他正是以这条民族革命的特殊道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推行民族革命,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并且创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为废除中国封建时代的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和实现民族平等,提供了政治条件,同时推动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向前发展。

      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第二次嬗变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主张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他在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的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3] 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维护民族统一而奋斗。过去,“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中,满族独占优胜之地位,握无上之权力,以压制其他四族。满洲为主人,而他四族皆奴隶,其种族不平等,达于极点。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亦不能平等,是以有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今者五族一家,立于平等地位”。[3] 可见,孙中山主张在中国几个大“五族”范围内实现民族平等,还没有谈到国内的所有民族的平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