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 (2006)06—0052—07 近代中国出现了一种叫乡土志,一种称乡土教科书的特殊文献。它们都是清末特殊历史背景下,主要是受日本的影响而产生的,用作小学乡土教育的乡土教材,二者名称虽略异,但属性相同,学界多统称乡土志。 有关乡土志的研究,学术界较早进行探讨的是黄署光、范学宗、易邵白①。他们是在上世纪80年代新修地方志的形势下尝试研究的,简要地叙述了乡土志的兴起背景和史料价值。由于乡土志是近代中国史地教育理念的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国地理学、教育学近代化问题研究的深入,对乡土志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②,从民族自尊自信意识重铸的角度探讨了清末乡土地理教科书的编纂。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③,则由晚清乡土教育思潮论述乡土地理教科书的兴起。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④,以广东的乡土教材为例研究乡土教材的兴修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国家、种族观念,视角新颖。王兴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乡土志”的两个问题》⑤,对《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部分乡土志的著录错误进行了订正;《清末江苏乡土志的编纂与乡土史地教育》⑥,研究了江苏乡土志编纂与乡土史地教育的特点。笔者也曾著文《清末乡土志考》⑦,论述乡土志的属性、编纂原委、体例类型等。尽管学术界对乡土志的研究有了一些成果,但某些观点还值得进一步讨论,某些相关问题尚未研究,还有探讨的必要⑧。 一、乡土志的持续编纂 目前,学界有关乡土志编纂历程的研究多集中在清末,民国时期较少涉及。对清末“编纂乡土教材的热潮”也有“属昙花一现”之说⑨。甚至对乡土志出现的时间也有分歧。有的说乡土教科书是“在癸卯学制颁布后一年左右在各地出现的”⑩;有的称“‘乡土志’的主体,即清末小学乡土教育所用的教材,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学部颁发《乡土志例目》之后才正式出现。”(11) 乡土志的产生,学界公认同清末的民族危机、乡土教育思潮的兴起有很大关系。首部乡土志是1898年蔡和铿编《浙江乡土地理教科书》(12)。从现有资料看,有目可考的、在1905年前编纂的乡土志除蔡书外,尚有佚名《泗水县乡土志》(1902年石印本)、侯鸿鉴《锡金乡土地理》、《锡金乡土历史》(1904年成书,1906年无锡艺文斋活字本)等4种。而乡土志的编纂被作为清朝的国策,的确是清朝学制改革的结果,尤其是《乡土志例目》的颁布更推动了乡土志编纂的兴盛。如陕西扶风县在1906年春接到修乡土志的檄文,知县谭绍裘以修乡土志为“分内事”(13)。1907年7月,奉天省法库直隶厅同知刘鸣复“嗣奉考[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法库厅乡土志》(14)。 晚清一共修有多少种乡土志?笔者先前曾作过一次统计,约453种(15)。这里根据新掌握的资料,作一修订,约467种。在《乡土志例目》颁布以前就有乡土志编纂,只不过能统计到的数量较少而已,而不是没有出现。《乡土志例目》的颁布,大大促进了乡土志的编纂。在1905年至1911年间,乡土志成批编辑,形成一个热潮,约有463种,年均达66种。主要集中在1905至1908年间,有年份可考的约有364种,约占总数的78.1%。宣统年间的乡土志编纂,则多系光绪朝编纂热潮之延续。如杭州府,1909年彪蒙编译所编辑《杭州府乡土历史歌》,仁和学堂编《杭州乡土地理》。 辛亥革命后,乡土志并不因政权的更迭而中断编纂。1912年,梅县焕文阁出版《梅县乡土历史读本》,黄诚沅依清《乡土志例目》编《武缘县乡土志》成书。次年,吉林省“民政长令各县送乡土志”,时值筹办冬防,双山县知事牛尔裕,“又不敢无以报命,爰于风晨雪夜,据事直书。”(16) 陆培亮编《川沙县乡土志》,共分72课,用作小学乡土地理课之课本。1914年,教育部催促各县编纂乡土志或乡土史地教科书。“疆吏檄各郡守、县令编辑乡土志以进,化一格式、考订而为学校课程焉,曷其盛?”(17) 湖南成希蕃在清末曾经编过《湘乡乡土地理》一书,“以授生徒。迄今代异时移,诸多变革。于是复加改正,以求适用焉”(18),名《湘乡乡土地理教科书》。1915年,“清史馆饬编乡土志”,吉林双阳县吴荣桂“遂邀集多士,编辑是书。采访考校,阅数月而成”(19),设置疆域、山川、人民、吏治、物产、交通等目。磐石县也以“今清史馆征各省县乡土志”,县知事黄守愚属劝学所所长韩绍琦载记,韩绍琦“爰本一己之见闻,参诸同人之采访,不揣谫陋而搦管焉”(20)。上海青浦县曾在1909年编乡土志,1918年葛冲又续编,首县略图,次地理、物产、交通、市镇、历史、古迹、人物,共66课。1919年5月,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的盐城文人印鸾章返回故里,采录资料,实地考察,凡4月编成《盐城乡土历史》、《盐城乡土地理》,内容丰富,所附统计表尤有史料价值。同年,泸定县知事王世瑀“惄于斯土之无志也,爰延视学张君培恕为主笔,刘君干司编辑,各校教员暨县属耆儒司调查,遵用部颁《例目》,阅数月,裒然成编。其于历史、地理、格致,不过大端粗具,所以便教授也。”(21) 1933年,河北冀县马维周编纂《冀县乡土教科书》3册,经省教育厅审定:“查阅所编乡土教科书,按国民二、三、四年程度分配材料,尚属合理,应准印行。”(22) 迄1937年,约编成乡土志113种,形成民国时期第一次乡土志编纂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