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文化一直保持着非常稳固的延续性。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没有能够创造出可以与之媲美的文化,也就是说,中华古代文化一直处于一种领先于周边民族的优越地位。然而,到了清朝末年,这种局面被打破了,一种能够与中华古代文化分庭抗礼的异质性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这就是西方文化。 就中国古典戏剧领域而言,情况同样是如此。由于作为西方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洋戏剧艺术在清末传入我国,这段时期的中国戏剧舞台也在悄然改变着自己的面貌。又因为近代的上海处在中西文明的交汇点上,所以,研究上海剧场在清朝末年演化的进程是十分有价值的,它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把握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脉络,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西戏剧文化的特点。 我们知道,剧场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遍布于广大城镇、乡村的神庙、堂会等演出场所,由于其戏剧演出是节令性的,是非商业性的,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本文主要是着眼于进行经常性演出的商业剧场。就总体情况来看,清末上海的长期性、营业性戏剧演出场所主要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由酒馆式剧场转变为茶园式剧场,这主要是接受京城剧场文化影响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妨命名之为“京化时期”。“京化时期”是从1867年第一个仿京式茶园的开业开始的。上海剧场的第二次演变是由“茶园”式剧场转变为近代“西式”剧场,这明显的是接受西方剧场文化影响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妨命名之为“西化时期”。“西化时期”是从1908年中国人建造的第一座西式剧场的开业为开始的。 1 京化时期 清代前期的商业性戏剧演出主要是在酒馆式剧场里进行的,这种酒馆式剧场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以后的一段时间。关于清末的酒馆式剧场,清代人王韬《瀛壖杂志》卷二所说的“张家花园”即是:“张家花园不知建自何人——沪上虽称繁华,然其时未有戏园,间于其中演剧。主席者设宴款客,任招歌者以侑觞,略如吴门之例。”从“主席者设宴款客,任招歌者以侑觞”的字句来看,这座张家花园显然是酒馆式剧场,而且这种经营方式“略如吴门之例”,那么,可知其仿效对象是苏州。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认为这座酒馆式剧场创建于咸丰(1851年)以前。[1] 酒馆式剧场中的戏剧演出当然具有商业性,这与神庙剧场、堂会剧场不同。但是,长期以来,酒馆式剧场中的演出随意性很大,演剧可以说完全是筵席的陪衬,是兼营性质的,是可有可无的点缀。《黄浦区文化志》云:“清同治初年(1862年),境内南京路中段即有戏园四美园、丰乐园数座,多系酒家兼营,有剧团则演出,无剧团则售酒、饭。”[2] 52由此可知,一直到鸦片战争以后的20多年,上海仍然有酒馆式剧场的存在。“多系酒家兼营,有剧团则演出,无剧团则售酒、饭”的这种文字记述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些酒馆式剧场的戏剧演出是不定期的,仍然是延续着以酒、饭业务为主的做法。 不过,鸦片战争前后,酒馆式剧场戏剧演出的随意性已经开始有了改变的迹象。1851年(清咸丰元年。一说创办于清道光年间)创办于清代上海县署西首(今老城厢四牌楼附近)的“三雅园”,又叫“山雅园”,是上海最早的带有专业性的长期进行戏剧营业演出的酒馆式剧场。 “三雅园除了演出昆剧外,兼营酒菜,所以广告中有‘另备戏宴酒席’,亦可‘随意小酌’。酒宴既可设包厢之中,也可设楼下官厅之内。观众尚可点戏,且可招请艺人‘侍酒’,故《绛云馆日记》曾记:‘招老三雅之花标周凤林来侍酒。’”[2] 54从以酒饭为主“兼营”戏剧演出,到以戏剧演出为主“兼营酒菜”,我们于此不难看出酒馆式剧场向专营戏剧演出方向发展的端倪。 “三雅园”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命运多舛,生意也不红火。据《南市区文化志》(南市区文化志编委员会编)所载,“三雅园”设在上海巨族顾姓的房屋中,由住宅改建而成。房屋是沿街八扇门的高平房,进门入室,有一小型花园,花木扶疏,假山纵横。戏台设在大厅当中,池子置放红木椅,作为观众席。当时还没有海报,戏目写在悬挂于台前的白漆木牌上,但不写伶人的名字。上午卖茶,下午搭台演戏,主要由昆班演出当时称“文戏”的昆曲小戏。观众围坐在方台子周围看戏。因为上座清淡,所以被人戏称为“五台山”,意思是“五张台子,只卖出三个座位”。1854年2月17日(清咸丰四年正月初一日),小刀会起义军在上海与清军发生激战,“三雅园”毁于此次战火。 1864年创办于广东路近福建路东首的“一桂轩”也是一所长期从事商业性演出的酒馆式剧场。“一桂轩”主要由扬州“金台”徽班演出,以演出武戏闻名沪上,尤其以武生朱湘其的技艺名重一时。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清末上海酒馆式剧场已经开始从不定期的演出走上了长期性商业演出的道路。但是,酒馆式剧场的这种发展势头并不好。“三雅园”演出昆剧已经没有多少知音,它首先受到徽剧的冲击,后来很快又受到了京剧的冲击。同治十一年(1872)有竹枝词云“自有京班百不如,昆徽杂剧概删除”[3]。主要演出徽剧的“一桂轩”一度很受欢迎,但徽剧在上海并没有能够称霸多久,1867年京剧传入上海后,一度风靡上海戏剧舞台的徽剧立即受到冷落,“一桂轩”的营业也一落千丈。葛元煦《沪游杂记》也说:“文班唱昆曲皆姑苏大章、大雅两班所演,始于同治二年(1863年)。自徽班登场而文班减色,京班出而徽班皆唱二黄。”[4]“自徽班登场而文班减色,京班出而徽班皆唱二黄”这句话说的就是在近代的上海戏剧舞台徽剧压倒昆剧,然后京剧又压倒徽剧的快速变动状况。在清末带有专业性的酒馆式商业剧场刚一登台亮相就节节受挫,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国内地方戏之间激烈的竞争,竞争的胜出者是演出徽剧的剧场,尤其是后起的京剧茶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