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初期绥远地区民俗变迁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慧茹,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2   张慧茹,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内容提要:

以清末民国初期绥远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服饰、饮食、居住形式等个案研究,探讨该地区民俗变迁的特点及原因。这一时期绥远地区民俗变迁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双向的、渐变的复杂过程。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13(2006)06-0039-03

      绥远地区是一个泛称,大致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等。清代,绥远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分为西二盟和土默特旗。该地区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在自然地貌上属于平坦的高原地貌,其间又分布有河套、土默川平原,在气候上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自然环境条件存在一致性。清末民国初期,绥远地区是晋、陕、冀等省汉族移民的主要迁入地,而这些移民在迁出地的民俗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民俗研究中,绥远地区可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研究。

      清末民国初期(尤其是清末新政时期),清廷在绥远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放垦政策,大量迫于生计的内地居民纷纷涌入此地,进行农业垦殖活动。在这些移民中,尤以晋、陕、冀移民为多。移民的迁入,势必会带来迁出地的民风民俗。这样在长期的蒙汉交往中,蒙汉相互吸收接纳彼此的文化,因此民俗变迁具有双向性。本文以当地居民在服饰、饮食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为例,以期达到管窥该地区民俗变迁情况的意愿。

      一、民俗变迁的背景

      内地居民迁入绥远地区的过程是渐进的。清中期,内地居民迁入的数量还相当有限,他们定居在一定区域内(主要在黄河沿岸地区)从事农业活动。清末,随着清廷放垦政策的实施,相当数量的内地居民开始大量涌入,他们深入到整个绥远地区,居住范围经历了由南向北逐渐扩大的过程。汉族人口的壮大,对蒙族居住地形成包围,将其孤立为“蒙古岛”。曹树基指出,“清代末年以来,蒙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7‰,而整个内蒙古地区增长率却高达4.8‰”[1] (P450),这充分反映了清末移民对内蒙古地区的人口在民族构成上的深刻影响。绥远地区作为主要移民迁入地之一,其人口(特别是汉族人口)在当时必定是剧增的。据民国《萨拉齐县志》卷四记载:“在萨拉齐县,自乾隆起设治编户,汉族始多……迄今二百余年,城乡皆遍……兹按居民户籍而论,汉族约占全县人口百分之九七。”由此可见,当时汉族人口在绥远地区占绝对数量,蒙族在此环境下,民风民俗极易受其影响从而出现转变。

      大量汉人进入绥远地区,多数从事农业耕种。据文献记载:“在贻谷督办垦务的6年多时间内,先后放垦了绥远城八旗牧厂地3700余顷,伊克昭盟各旗土地18800余顷,乌兰察布盟各旗土地7900余顷。在清末新政的10年内,清政府在内蒙古西部新放垦土地共约87000余顷。”[2] (P215)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放垦,内蒙古西部的农耕区有了空前的扩大,归化城、土默特、后套地区,凡属可耕地几乎殆尽,基本上变成了纯农业区。在可开发利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汉族与蒙族必然会出现争地现象,随着牧场的不断缩小,一些先前从事游牧经济的蒙族自然会部分转为农业定居生活。而且单纯的游牧经济已不能应对“青草不生,牛羊倒毙不尽”的窘境,许多从事纯游牧经济的蒙族也开始尝试进行农业生产。自汉人进入后,他们就主动向其学习耕作经验。可以说,原先从事游牧业的蒙族最后转变为农业蒙族,无论他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其经济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地民俗也随之发生嬗变。

      二、民俗变迁的表现

      (一)蒙古族民俗的变迁

      蒙古袍长至脚踝,蒙人多用其防寒,夜间也可当被子盖,然而,若从事农业生产,这种服饰显然已不适合田间的耕作劳动。因而在从事农业生产后,蒙族多效仿汉族穿着短衣,据《归绥县志》载,“男女皆短衣,女子不系裙束裤口,夏令袒胸肋男子收获”[3] (P756)。《内蒙古纪要》则称:“察哈尔、归化城之蒙民,因迩来移民之增进,渐次同化于汉族(衣着方面),与内地无异。”[4] (P731)

      饮食方面,蒙族的饮食向来以“白食”(乳制品)和“红食”(肉食)为主。从事农业生产后,蒙族多以谷物和蔬菜为主食,辅以肉食,或经常吃谷物,很少吃肉食。《归绥县志》记述蒙族平民的一段话,“食肉唯总管各官及富室能之,我等穷蒙,但逢节杀一羊而已,杀羊亦数户迭为主,而食之”[3] (P756)。就说明了这种变化。类似这样的记载很多,如《绥蒙辑要》云:“在开垦之地方,与汉民同,用乳及其制品者极少。临近于开垦之地方,以粟为常食,牛乳及羊肉、兽肉则杂用之……牛乳,除开垦地外,均甚丰富。”[5] (P739)《土默特志》云:“蒙古游牧为生,初多肉食,近以汉民北耕,亦甘食五谷。”[6] (P751)《内蒙古纪要》云:“察哈尔、归化城之住民,近来开拓进步,渐有杂食之交易,且与市场接近,故食粟者亦渐次增加。”[4] (P732)民国《绥远通志稿》卷七三《民族志》亦记载准格尔旗蒙族,“早与汉人无异。稍富者,早晚食奶茶,泡炒米,或加奶油、红糖,午饭多食肉汤面,或食羊肉烩菜”。从诸多记载可以看出,在绥远地区,蒙古族自结束游牧经济后,饮食结构的转变已呈普遍性,蒙族饮食已与汉人相似,具有明显的农耕气息。

      此外,蒙族的婚俗、节日风俗亦深受汉族的影响。《归绥县志》记载:“今归化土默特,半与绥远城联姻,又与汉人杂居,其婚丧强半学京旗,或学汉人,不尽蒙其国俗矣。”[3] (P754)这表明蒙族的婚俗已逐步汉化。另外,节日风俗亦如此,如《绥蒙辑要》载:“蒙人之岁时季节,概仿汉人,阴历正月之外,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九月九日,称为‘五部’而休业。”[5] (P738)这些民俗的变化无疑是蒙汉杂居,长期耳濡目染的结果。

      (二)汉族民俗的变迁

      汉人在进入绥远地区后,其聚居地常常与蒙族相邻,其民俗亦受蒙族的影响。如民国《绥远通志稿》卷七三《民族志》讲道,“(汉人)饮食、衣服,渐染蒙部习俗,以糜米、麦面、牛乳、羊肉为大宗……”但需要指出的是汉族民俗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