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节日与节日政治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学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原文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民国建立后,北京政府将武昌起义之10月10日定为国庆日,官方与民间对此均十分重视,届时举行各种活动以为庆祝。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经历了由民初的官民一体共同庆祝,到后来国庆活动中官民分立与对立的变化过程。各级各类学校则将国庆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宣传启发民众的重要时机。进入20年代以后,国庆活动往往成为各界民众表达政治意愿,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合;另一方面,国庆活动中亦增添了体育及娱乐、游艺等内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反映出当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278(2006)05-0063-13

      君主制时代(或国家),帝王的诞辰或登基之日往往被定为举国庆贺之时。进入近代以来,建立共和制度或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国家,则往往以革命斗争、民族独立战争爆发之日或建国之日作为国庆日。中华民国建立后,将推翻清王朝的武昌起义爆发之日——10月10日,定为国庆日。北京政府时期,官方与民间届期均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本文拟对个中情况做一概略考察,① 或于认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与社会生活有所助益。

      中华民国建立后,有关设立国庆日或纪念日的问题渐为国人关注。在1912年7月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有代表提出确定民国纪念日的议案,讨论中,有1月1日、3月10日、10月10日及2月12日等数种意见,“争执颇甚”,最终,以武昌起义之日为民国纪念日的意见“经全体赞成,作为正式通过”。[1] 但此仅为教育行业会议之决议,未具法律意义。

      随着武昌起义周年临近,国庆日问题遂提上日程。9月9日,黎元洪致电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提出于武昌起义周年之日在武昌开会,以“追悼前徽,特表纪念”,并请派代表参加。[2] 9月16日,黄兴通电称:数十年来之斗争,至武昌起义,全国赴助,而告成功,“当以是日为民国一大纪念日”。[3] 9月中旬,旅京鄂籍人士以“共和祝典为民国盛仪,万国观听所系,不可不悉心商议”而聚会。总统府军事参议罗虔等人认为,法国国庆日之7月14日为巴黎民军起义之日;美国国庆日之7月4日为十三州宣布独立之日,故民国应以武昌起义之10月10日为“国祭日”。[4] 此期间,参议院鄂籍议员张伯烈、刘成禺亦提出以10月10日“为武昌起义纪念之日”的建议案。② 此外,尚有“主张民国政府正式成立及列强承认中华民国之日者”。[5] 由此可见,设立民国国庆日或纪念日为各方人士之共同要求,但定于何日则意见不一。在此种背景下,北京临时政府以“民国应有国庆及纪念日期”,提出《国庆日及纪念日咨询案》,咨交临时参议院审议。[6]

      《国庆日及纪念日咨询案》称,法美两国分别以革命爆发和宣布独立之日为国节,“我国国节亦应效法法美”,故提出以武昌起义之日为国庆日,③ 并提议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元月1日和北京宣布共和、南北统一之2月12日为纪念日。[7] 此案经1912年9月24日临时参议院第80次会议通过,9月29日以临时大总统令公布施行。④

      在确定以10月10日为国庆日的过程中,作为辛亥首义之区的湖北人士态度最为积极、明确,虽其中或不免掺杂有地域观念,⑤ 但其理由正大而充分。而在意见纷纭的情况下,终确定以此日为国庆日,表明当时各方人士对于武昌首义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中的特殊作用高度认同。此外,在效法法美为当时一种普遍社会心态的情况下,亦与法美两国确定国庆日之榜样的影响有重要关系。

      当时汉语既有词汇中并无“国庆日”一词,故于此日,最初并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名称,而出现“国节”、“国节日”、“国祭日”、“国庆日”等种种称呼。因这一节日源自西方,如从西方文字直译过来,可称为“国节”或“国节日”。⑥ 而最后确定将这一天称为“国庆日”,是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观念的恰当译法,故为大家所接受。因国庆日为10月10日,人们又往往称之为“双十节”。⑦

      1912年10月10日,北京及全国各地均举行了民国的第一次国庆活动。民国首个国庆日,举国关注,热烈圆满;此后两年中,也基本上保持了第一次国庆活动的模式和气氛。

      我们先来看1912年北京庆祝民国第一个国庆日的情况。

      是日上午,北京政府举行阅兵仪式。检阅台搭建在总统府门(新华门)外,受阅军队约22000余人,排列于东单牌楼至雍和宫的路旁,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先“特派”陆军总长段祺瑞“乘马巡视一周”。而后,袁世凯着军服登上检阅台,受阅军队自东而西通过检阅台,“历一时许”。[8]

      上午同时举行了追祭先烈活动。在此年的国庆活动中,琉璃厂被作为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的主要场所。北京政府内务部在琉璃厂布置一追祭死义烈士会场,⑧ 会场中搭祭坛一座,上置白缎灵牌,上书“中华民国为国死事诸君灵位”。8时,追祭仪式开始,参祭人员(诸国务员均往祭)坛前“排班”(列队),奏乐,献花果,国务总理赵秉钧代表袁世凯宣读祭文,行三鞠躬礼,复奏乐后仪式结束。⑨ 国民党人组织之革命纪念会还在琉璃厂设立一陈列馆,“搜罗各种革命纪念物品”陈列于馆中,其中有“死事诸烈士之写真及革命战事各摄影约千余枚,中陈玻璃匣,内有革命之印信、文札、刀矛、枪械、烈士遗物,如假发辫、被难之衣帽。更有某女士输送北京炸弹之特别背心,又汪兆铭等在监禁时所系之铁链、镫铐等件,又王天纵君起义时之旗帜等物”,供人参观。[9]

      这一天,京中各官署均放假一日。北京政府分上、下午两班在国务院举行“国庆茶会”。上午参加者为政府各部门官员、各国驻京公使、各省代表、中外新闻记者、“满蒙回藏活佛”、“京城绅董”等;下午为驻京军警官佐。宴饮中,袁世凯到场,“巡视一周而去”。[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