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概念可从不同角度理解。此处,我把“写实”理解为一种“创作方法”,并由此讨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的价值取向问题。 写实,是人类艺术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使用写实手法,各个民族也都有着不同的写实表现形式。从手法意义上讨论写实油画当然有价值,但就当下社会现实需要来说,这种讨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创作方法意义上来探讨,因为当代中国社会对艺术的现实主义有迫切的精神诉求。 “写实”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即作为“现实主义”的完善和确立是晚近的事情,是在从19世纪的库尔贝到20世纪前的苏联和中国这样一个历史跨度中逐渐完成的。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最终使现实主义成为一种有着一定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艺术理论体系。 一、艺术的辩证价值结构与社会的生态运行 社会生活中有“工作”和“休闲”两种状态,只有这两种状态以自然的节奏和井然的秩序交替互补,均衡协调,一种社会生活才算正常和健康。艺术上辩证地把握“工作”和“休闲”的关系,是维护社会生态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艺术发展史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中,可以见到一种“太极图”式的辩证价值结构,构成辩证价值关系的结构形态是“工作性质”的艺术和“休闲性质”的艺术。所谓“工作性质”的艺术着重表现社会主流意识和崇高理想,强调纲纪规范和责任担待,具有一定的教化性、约束性和干预性,蕴涵着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提升人格、激发热情的社会功利目的。所谓“休闲性质”的艺术则相反,它更多地肯定生命个体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趣,追求更加充分的个性发挥和情怀舒张,努力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审美方式超越现实。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这两种性质的艺术往往构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般生态结构,起到积极的人文调节作用。 以社会功能而论,中国传统艺术形态整体地保持着一种既“超越现实”又“贴近现实”的辩证价值结构,作为其中两极构成的不同价值取向相反相生、互补互动地调节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两极构成的一极是“道家精神”的,其“出世”的价值取向显示了对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另一极是“儒家精神”的,它对“入世”的强调体现了维护社会道统和纲纪的实践意识。譬如中国画的三科中,山水画和花鸟画的价值取向就偏重“出世”,讲求审美的“超越性”,以期使人解粘去缚、舒心释怀,不为世俗所困地在审美境界中逍遥远游;人物画的价值取向则强调“入世”,权重审美的“现实性”,着意宣理弘道、劝诫从善,鼓励人们不为虚妄所惑地在现实生活中建功立业。长期以来,这两种价值取向所构成的张力,造就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精神品格,并以各自侧重的价值导向作用于社会。整体价值结构的这种辩证性,使得中国传统艺术总在“超越现实”和“贴近现实”的两极间寻求动态的平衡,不走极端,从而对社会和谐和文化生态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二、现实主义艺术是一种“工作性质”的艺术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现实主义被认定为一种与历史逻辑或客观规律相联系的客观的创作方法。因此,作为反映历史逻辑的真实性要求,便构成现实主义的精神前提和基本原则。它在创作方法上就具体表现为以写实形式对现实生活作如实的反映,即“写真实”或“再现生活”。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有其本质论的理论基础。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是“绝对理念”展现自我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他以辩证法思考历史,认为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则必然表现为现象。马克思把黑格尔“用头立地”的“现象—本质”框架颠倒过来,变绝对精神为客观规律,从而为现实主义的强调反映生活现象的真实性提供了理由。也就是说,只有首先以写实形式如实地反映生活现象,才有可能通过现象的客观再现揭示潜藏其中的本质或客观规律。由此,一切非写实形式的所谓形式主义,作为并非如实表现生活现象以至非真实的方法,首先遭到现实主义的拒绝。 然而,从理论上说,如实反映客观现实就必然排除任何的社会目的或宣传意图。譬如具体到当代中国情境,仅仅真实地再现生活现象的艺术,就必然排除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主题的叙述,也就不可能完成传播理想主义政治信仰,激发浪漫主义社会热情和培养英雄主义精神人格的神圣使命。因此,意识形态化的现实主义必然要强调另一个根本原则——典型化原则,如恩格斯所言:“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所谓典型化,实际上就是按照社会现实应该有或将要有的状态来描写,或者说是根据权力话语所描述的理想状态来描写。“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这段话,把典型化原则表达得最明白不过了。 实际上,只有认识到典型化原则是现实主义的最根本原则,才真正把握了现实主义作为“主义”,作为创作方法的关键。如果仅仅以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或马克思的“客观规律”作为现象的本质,作为现实主义的基础,那么就没有哪一个艺术家会承认自己反映的现实是不真实的,在这种意义上谈真实不真实,永远不可能有答案(对现实主义之所以会有“无边化”的各种解说,原因在此)。因此,现实主义需要加强它的客观性,需要建立判断真实性的客观标准,这意味着必须确立并诉诸一种主导话语,把本质与现象完全统一起来,使现实变成一种非常固定的关系。这项工作是通过“空间化”和“时间化”实现的。当马克思不仅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变成“客观规律”,而且进一步将本质论变成阶级本质论,使“客观规律”与“无产阶级”这个社会主体联系起来时,才最终为现实主义加强客观性、确立判断真实性的客观标准奠定了理论基础。按马克思的阶级本质论,无产阶级是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推动力量,只有无产阶级能够真正揭示世界的本质,因为他们属于这个本质(此可谓“空间化”);这个“本质”与历史时间相关,是历史逻辑中的一个时间环节,它代表着这样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即无产阶级必然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趋势(此可谓“时间化”)。这意味着无产阶级不仅以其“本质”而且以其“趋势”成为固定本质与现象关系的主导话语。因此,现实主义艺术不仅是一种“空间艺术”,还是一种“时间艺术”,它的叙事性就是时间性质的。在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上,“时间”的支配力量是直观的,画面会明确地显示出一定的时间、环境、情节。在这“三一律”中,时间是决定性的;光线作为空间化的时间,决定画面环境的色彩和影调关系;情节作为生活化的时间,决定画面形象的具体神情姿态及彼此间的联系。在叙事性的线性时间过程中,现实环境以及活动于环境中的人物可以显得固定而且客观,以致艺术家不仅可以细致地描写这种“客观”,还可以根据“历史发展趋势”来揭示这种“客观”所寄蕴的“理想”。于是,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标准当然地被确定为是否“典型”,而所谓“典型”就是代表了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于是,只有典型化的如实描绘才具有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性,只有遵循典型化原则的现实主义艺术才可能获得“按现实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的真实性。这意味着现实主义艺术不是反映“已经如此”的生活,而是反映“应当如此”的生活,即合乎“无产阶级理想”的生活;判断现实主义艺术描写的生活是否真实,并不取决于它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近似程度,而在于接近无产阶级这个社会主体的“理性”的程度。这种真实观使现实主义必然排斥自然主义而亲近理想主义。(参阅李扬、白培德《文化与文学:世纪之交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