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从价格的表象到价格的背后 丁绍麟(《美术观察》,2006.9.97~100) 当下的艺术市场已经并非是买卖交易的简单渠道,而是各种因素参与、互动、博弈的共同场域。形象地说,艺术市场更像一个多方出席的圆桌会议,这里有创生艺术资源的艺术家、发现艺术资源价值的艺术批评家、推广艺术资源的策展人和艺术媒体、经营艺术资源的经纪人和经纪机构以及来自公共收藏机构的代表(如美术馆、博物馆、基金会)、形形色色的私人收藏者。他们既是艺术市场现状的创造者,也是艺术市场未来的左右者。由此,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当下的艺术市场的现实结构已与艺术界的组成因素日趋同一,一方面还可以看到买方群体的整体力量无论是在艺术市场还是艺术圈中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也因为如此,全球收藏趋势的任何变动,事实上既有机地影响着当今艺术圈的形貌特征,同时也演化出艺术市场的现状并生出它的未来。 论“现实主义”成为当代中国主流艺术的根源 王雪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3.76~80) 作者从现象的文化背景出发,认为当代中国美术创作中“现实主义”成为主流的根源有四:一是文化根源,“现实”之形的把握是中国文化之根,是正宗文脉的延续,“现实主义”精神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是永恒的主题;儒家入世思想关照下的绘画艺术一开始就具有现实主义的品格。二是历史根源,近代西学东渐与艺术救国思想的影响。三是教育根源,中国的写实教育体系为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奠定了基础。这种教育体系一路来自于徐悲鸿和蒋兆和创建的“徐蒋体系”,一路来自于俄国契斯恰可夫教学体系。四是政策根源,新中国文艺方针的影响。从艺术发展规律而言,对西方“现实主义”写实手法的吸收为中国传统绘画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徐悲鸿等人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倡导下,“现实主义”和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相结合,迅速成为当代中国绘画创作的主流。 当代设计批评的新思维 周锐(《同济大学学报》,2006.3.65~71) 设计批评是设计思想发展的驱动力,通过批评能加速某种设计思想的衰退,也能促成某些设计思想的成形与成熟。设计思想的繁荣完全要归功于设计批评的活跃。设计批评需要去勾勒某些值得发展的现象,能让设计师从理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设计思想。批评不仅需要修养和勇气,更是需要很敏锐的社会视角。高等设计教育应重视设计批评教学,培养学生对社会设计现象的分析和批评,将“由技入道”和“有理入道”两种教学方法巧妙结合起来。 江南传统村镇空间要素的装饰性及其文化内涵 王海宁 季松(《华中建筑》,2006.8.137~141) 江南村镇空间要素所普遍具有的丰富内涵来自实用性、建造技术、等级制度、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和谐统一,因而是恰当而生动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同时,这种空间要素的装饰性与村镇居民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与当前文化及礼仪制度结合的相得益彰也是我们当今大都市中所缺乏的,反映了建筑及城市空间对日常生活以及制度、礼仪、传统的重要。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质疑 王岩 刘大平 陆彤(《华中建筑》,2006.11.185~188) 道外区近代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在哈尔滨近代建筑历史上是非常独特的一支,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中华巴洛克”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里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的特征,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这一概念能够迅速流传并且成为道外近代建筑的代名词的缘由所在。但是,由于对它的界定一直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致使在使用中经常发生滥用的现象,造成对建筑的误读和认知上的偏差。实际上,道外的中西合璧建筑在中西建筑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类型,就像清水砖建筑与抹灰墙面建筑的不同一样,是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而且这个词也不能涵盖这种建筑中所有的折衷要素。所谓“中华巴洛克”建筑——如果仍然延续这种称呼的话,应该是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建筑类型中有着繁琐的附加性装饰的一类,至于它是否表现出巴洛克的倾向是次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强调这一概念的“中西合璧”和“过度的附加性装饰”才是对这一类型的建筑加以明确界定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