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探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明伟,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由于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关注不够,导致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为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概念、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等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7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07)06-0045-03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双主体”彼此能动活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由相关教育的有效性和相关接受的有效性共同构成的。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理论研究,对于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概念

      接受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现象,西方学术界对“接受”问题的关注始于古希腊的“解释学”和由此发展起来的接受美学。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姚斯创建了“接受理论与接受美学”体系,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新文学史概念。在姚斯看来,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理解,构成了作品的现实存在。姚斯所说的接受主要是指读者在文学欣赏中的“阅读活动”。姚斯还指出:“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积极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1] 这是系统论述接受问题较早的理论。

      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西方的“接受理论”进行了翻译介绍,相关的研究著作也相继问世。有关接受理论的研究成果被思想政治教育学者所借鉴。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一种特殊的接受活动,它与一般的接受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者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是“对社会有控影响的积极反应”[2]。这一定义具有首创性,但它将接受活动仅仅局限于“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说到底只是对接受活动的内化过程加以关注,而对接受活动的外化过程关注不够。此外,它虽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对社会有控影响的积极反应”,但对这种积极反应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根据前面对接受含义的理解,笔者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相应状态,它的结果是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与外化的行为。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阵地和一种新形式,它是依托网络且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接受的主体是大学生网民,接受的结果则是接受主体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网络文明素质并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包括网上行为)。虽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依托的空间、所采取的实践形式有所不同,但两者在接受的基本环节与最终目的导向等深层次问题上基本类似。笔者以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指发生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的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即大学生网民在网络空间里对相关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相应状态,它的结果是形成大学生网民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网络文明素质并外化为大学生网民的具体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通过接受主体与社会的互动而实现的。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自身内部产生矛盾运动,接受系统各要素之间产生矛盾运动,接受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也产生矛盾运动。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具有如下特征。

      1.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接受活动,并且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一方面,在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的社会个体,面对着共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受到相同的政治与道德规范的约束,并通过相关教育和接受能够形成大致相似的思想品德、网络文明素质和行为方式等,因而不同个体的接受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这表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具有社会性特征;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由于社会、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网络又是一个具有匿名特点且张扬个性的空间,势必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又具有个体性的特征。这种个体性和社会性是紧密相联、互为条件的,个体性是社会性的基础,社会性是个体性的前提,社会性在个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2.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所谓能动性,是指接受主体把对相关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当作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必须进行的一种活动,自主地接受相关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接受行为又反过来对网络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所谓受动性,是指并非所有的接受均出自自觉自愿,许多接受是在“他律”的情况下进行的,诸如接受时受到网络法规的强制、网上舆论强势所造成的“沉默的螺旋”等。当然,能动性和受动性并非绝对对立和一成不变,两者不但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而且还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在接受的不同阶段,两者地位有主有次,并且可能发生变化。

      3.同时性与多端性的统一。一般而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是以认识为开端,沿着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的顺序发展。但在实际的接受过程中,以上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同时起作用的。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相关接受具有同时性特征。此外,由于知、情、意、信、行等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互渗透性,接受主体的个性心理具有差异性,网络环境的影响又具有复杂性,接受主体对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在接受上不可能每次都拘泥于知、情、信、意、行的固定顺序,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有时可能以知为开端,有时可能以情为开端,有时又可能以意为开端,等等。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具有多端性特征,并且因时、因人而异,在动态发展中调节转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