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康太,海南大学党委,海南海口 570228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在美国,虽然没有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之类的概念,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美国社会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以“美国精神”的教育为核心,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了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的路径。其中,社会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具象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实践化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有效途径。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7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7)04—0048—04

      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其实,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美国,虽然没有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之类的概念,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美国社会中得到了高度重视,而且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就是“美国精神”,美国以此开展社会的宣传和教育,以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的方式和方法。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些方式方法是成功的,因为它使那些从世界各国源源不断涌入的移民最终完成了“美国化”的过程。

      1.社会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但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脱节,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果。学生走进社会后如何使其在学校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发挥作用,在这方面,美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是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如何使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美国人形成统一的民族精神,形成基本的价值观,认同美国这个国家,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美国政府认为,只有不断地强化美国精神,持续地宣传美国的价值观,使各国移民彻底“美国化”,才能保持美国的统一和强大。1983年4月,美国质量教育委员会出台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就以确立和强化美国社会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为其教育改革的纲领,目的就是要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培育“站在新世纪曙光下的美国人”。为此,美国政府不但把“社会科”和“公民课与政治”确定为高中的核心课程,在大学开设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伟人肖像、美国历史等公共课程,而且还非常重视社会化教育的途径,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能使教育为培养具有美国精神和美国价值观的一代又一代公民服务。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美国十分宽泛,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而不仅限于学校教育。杜威的著名观点是“学校即社会”。他反对在教室里用学习背诵书本教条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教育应该全力培养人的社会协作精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至于学校教育,只不过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现在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共识。美国人认为,凡是一切具有道德教育职能的组织或部门,如国会、州府、政党、教会、传媒、学校、企业、社区、家庭以及学生管理、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等,都与学校一样,负有道德教育的职能。1990年代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不但要求学校成为无毒品、暴力、武器、酒精和有良好纪律与充满好学上进风气的场所,而且还要求全社会都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参与促使青少年增长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和感情的活动。比如社区,该法就要求其把校长、教师、学生、企业界、官员、新闻界、医务界与社会服务机构、公民与宗教团体、执法机关、成年监护人和友好邻居组织起来,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再如传媒,该法要求其充分利用电影、电视、报刊等广泛宣传美国国家的思想主张和价值观。至于宗教,更被视为美国社会的道德源泉,要求其服从国家教育的目标,规范人们的道德情操。美国参众两院都设有专职新教牧师,高校普遍开设宗教课程,而政府也对教会和宗教团体免税。可见,利用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和渗透,开展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比别的国家还要重视。

      其次,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个性发展为前提,强调教育是“开放的”“发展的”过程,反对成为“某种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必须遵从人的道德发展规律,服从人的批评性思维,实现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不应该是封闭式的,不能禁锢人的思想,而要促进人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和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杜威的“教育即生长”观点,就主张教育者应该通过教育将人的注意力集中于心理活动,激发积极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活动,以培养真正的道德行为习惯。在美国,几乎看不到各种政治性的宣传口号和标语,但体现“美国精神”的文化载体却无一不在暗示人们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2003年美国国庆之际,政府推出了一套以“自由”为主题的互联网邮票。这五枚邮票的图案分别为自由女神像(法国赠送给美国的独立礼物)、自由钟(《独立宣言》的钟声敲响的见证)、白头海雕(美国国鸟)、总统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和国会大厦(美国参众两院议事场所)。邮票没有文字解释和理论说教,但其题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却会激发人们积极去思考。这实际是一种“发展性”教育,通过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使他们的内心世界悄然地得到改造。

      再次,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正面引导社会,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美国当代教育学家科尔伯格主张,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环境氛围和伙伴间的相互影响等教育资源,来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应该把全社会建成一个“正义共同体学校”,以此营造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使处于道德发展不同阶段的青少年能达到道德认识发展的“第三水平”,即超越世俗社会的、以“正义”作为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美德的“最高道德发展水平”。因此,他主张,应该旗帜鲜明地告诉青少年:“不仅要做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而且要做自己虽不太愿意但社会要求做的正当的事”。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爱国主义、法制、价值观、人才、文明史以及心理等课程,都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各类学校普遍开设美国历史课程,通过历史教育,向青少年灌输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在美国,小学讲授历史故事和伟人轶事,中学学习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大学则以美国历史为必修课,偏重对美国历史的理论分析。长期的教育,使美国的青少年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所以,无论他们的父母来自哪个国家,其下一代都会在美国文化和精神的浸染和接受中,努力成为一个“美国人”。

      第四,公民教育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美国人。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美国社会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美国的社会学科由历史、地理和公民学三门课程组成,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了解美国民族的传统和国家的进步。而在公民教育中,美国的政治制度、宪法和公民基本权利是其重要内容,通过传授以自由平等博爱等为主的政治观,培养美国社会需要的“好公民”。在美国,如果一个人的车子在路上出了故障,被迫停在路边,过往的车子立即会停下,问要不要帮忙。因为这种过分的关心,甚至还会造成交通堵塞。人人都要做负责任的公民,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着力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