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肖耀根,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原文出处:
理论月刊

内容提要: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高精尖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核心是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德育工作。本文在考察高校德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方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6)09—0183—03

      高校德育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德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教育和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结合各专业课和社会实践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生活、日常的思想组织工作以及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教育,构成了高校德育的有机整体,涵括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使之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和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考察

      目前德育的功能总的来说不是很理想,高校在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德育功利化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将德育功能认为多元救世,视德育为万能的救世工具,对德育的期望值过高。中国是一个社会本位的国家,中国古代在道德教育功能上的某些观点比现代人进步。古人讲“大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基础。探求德育体系内在的规律是德育自身精神本性和内在独立的特征。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现代德育所忽视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德育几乎单一地被界定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工具,德育泛政治倾向表现突出。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移至经济建设,德育的经济功能的论证应运而生;社会上出现了文化问题、生态危机,希望德育去救火,于是又有了德育文化功能的研究、德育生态功能的研究等。德育功能的研究由一元转向多元,这本是时代及德育观的进步,也反映了德育理论发展的自我积累的过程;与此同时,事物特征的显现有其特殊的进程和条件,当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社会问题突显时,人们自然和必然地思考到了德育与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是自然和必然的。然而,这种教育实践的运行模式以及这种外在的功能观显然也有忽视德育本性、急功近利的一面。从表面上看,把德育视为万能的救世工具似乎提高了德育的地位,但这种外在万能必然导致人们对德育的期望值过高,随之而来的是对德育现实功效过低的疑虑和对德育功能的消极评价,“德育的地位由王子贬为了庶民”。

      2.重管理轻关怀,以管代教,以罚代教,忽视德育关怀,背离了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德育目标和德育手段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这两个要素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其中,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手段的最终目的,德育手段是德育目标实现的途径。《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目标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然而在德育实践中,许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往往更多地注重德育手段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并依据社会本位去塑造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忽视这种德育手段实施的实效如何,忽视了德育的以人为本的关怀目的,走入德育手段和德育目标相背离的误区。具体表现为重管理而轻关怀。在德育过程中,行政管理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针对高校学生在基础道德品质的养成方面,作用更为明显。为此,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并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从宿舍到教室,从食堂到操场,从就寝到出操,从上课到考试,等等,各项规章制度充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对违纪者轻则罚款,重则纪律处分。于是,对人的教育和关怀被各项制度与行为规范的宣讲所替代,以管代教、以罚代教成了一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尚方宝剑”,“简单粗暴,行之有效”,对违纪学生一罚了之或给予处分,而不去做细致的疏导工作。然而,德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一批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行政管理手段尽管简单易行,在学生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具体的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不是管理制度所能代替的,学生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决非严格管理所能达到的。这种忽视德育的以人为本的关怀目的、以罚代教的德育手段,极易导致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异化,从而偏离高校德育的目标。

      3.德育的教学内容长期不变,教学方法机械单调,将德育仅仅视为社会实体的工具。高校德育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它不仅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教育,也包括道德观、法制观、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目标是既“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它“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又要培养一批知识人、文明人和有修养的人。但一段时期以来,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德育内容陈旧乏新、将德育仅仅视为政治教育工具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德育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学方法机械单调,课堂教学通篇都是空洞的说教和填鸭式灌输,只是从理论到理论,概念繁多、晦涩,难以吸引学生,造成了不少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存在逆反心理,对教育者提出的内容和要求,不少学生不愿意听、听不进,或者听了也不认真去做,行为规范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因而对德育应起的激励作用显得软弱无力。许多学生毕业离校后,对学校德育的印象淡漠甚至反感,基本观点不明确,人格发展不健康,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善于待人处世,因而生活不愉快,工作不适应;还有的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对抗情绪、消极影响。而实际上,高校中的受教育者在完成其社会化过程中,除了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所应具备的一切素质,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健康观、健康心理等。德育的阶级性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德育的社会性培养学生一般做人的素质,只有把纯理论的德育变成扎扎实实的德育,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德育应有的激励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