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

作 者:
孙峰 

作者简介:
孙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孙峰(1962—),女,陕西咸阳人,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育文化学的研究。

原文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研究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提升公民教育素质的根本。通过对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实质、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的研究,对当代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建构,使公民教育有其基本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主要体现为:公共精神、新文化精神和理性精神。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价值目标,它的实现需要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土壤以及民众的公民意识;新文化精神是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的精神,它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起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为主体性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精神以及德性精神,它是公民教育的价值选择。进而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为公民教育寻求合理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轨迹。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7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7)01-0126-06

      全球化是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走进教育的一种新潮流,而本土化是一个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每一重意义上,全球化与本土化都构成了一种相互关系,可以说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契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对公民教育产生着制约,也决定着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实质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本土化(indigenization)是近年来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争论甚大的概念,几乎没有一个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所认同的界定。一般来说,对于全球化有几个方面的阐释和认同,第一,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即所谓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由于经济或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这一词语逐渐跨越了经济学的范畴而走向其他领域,于是有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第二,全球化体现为一种变化的过程。全球化不是某一时段上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第三,全球化体现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全球化是超越地区、超越文化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趋势。第四,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人类价值的共同化和普遍化。由此可见,全球化一词具有复合意义。本土化是伴随全球化而凸显的一个概念。如果要在与全球化相对应的意义上定义本土化,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制度和文化等的地方化,并且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而全球化则意味着原本是地方性的东西走向外域,变得普遍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全球化是自身文明或文化的“外化”,而本土化是外来文化的内化。

      基于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种种不同观点,本文对全球化有以下的认识:首先,全球化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变化过程。主要体现为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等。其次,全球化是一体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过程。不仅体现为人类发展趋势和价值追求具有普遍化,而且全球化表现为人类发展的趋势和价值追求具有多样化。而本土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文明或文化上历史地形成起来的独特性,它既是本身固有的,又是在全球化进程中重新塑成的。

      就全球与本土的关系而言,它们都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单一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而是“全球化——本土化”。“全球化——本土化”之间应该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辩证互动,即在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冲击面前,坚持和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或文化本土化。“文化本土性或‘文化多元性’,不仅是关于全球化‘浪潮’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批判的必然,而且具有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1] 我们的立场是在事实与价值的双重维度中寻求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互动。“全球化——本土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全球化可以对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发生强烈影响,进而形成市场的统一、生活方式的趋同以及在不同的国家建立相似的组织和制度,然而它却无法真正深入到某一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去。正是这种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国家的本土文化内核体现着并发生着本土之间的差异。另外,全球与本土的基本关系是互动的,这种互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趋同。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趋同,使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产生趋同,形成全球主义文化。二是文化选择。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是相互交流的,不同文化既要体现文化的共同性,又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文化选择,文化选择就是选择优秀文化的精华,抛弃不良文化,是全球优质文化的同构过程。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使整个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更加微妙和尖锐。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使任何民族国家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应有权利。在西方走向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成功的可借鉴的经验固然很多,但“公民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西方依托“公民教育”开启了国民的智慧和文明,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不断地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人力—智能资源保证,进而推进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公民”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是公民教育的核心维度。“公民”是一个历史生成着的内涵丰富的概念,在现代社会里,一般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是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的社会成员,它是构成公民社会的第一个前提条件。现代社会的公民具有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信念,人并非天生就是公民,但人却可以经由文化的滋养和价值观教育成为公民。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本土公民,而且要培养世界公民。“所谓世界公民主义,首先是一种普世价值观,也就是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观;其次是一种与之配套的制度安排,即民主、宪政、法治的政治制度。迄今为止,这种制度只是在主权国家的范围内使用,世界公民主义则意味着要把它推广到全球范围。”[2] 在这种世界公民主义的理论框架下,任何国家的人民都兼具两种身份与人格特征,不仅要做掌握本国、本民族命运的公民,而且也要做决定全球社会未来与走向的世界公民。要培养高素养的公民,就要实施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民教育(civics education)指的是在养成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而广义的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则指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本文所论述的公民教育是广义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公民教育有其发展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主义的产物,与民主共和国家相伴而生。公民教育产生的基本指趣在于:促进、巩固和发展现代民主、法制的国家制度,使每个国民养成爱国心、公德心和主体责权意识。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个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主体责权意识进一步得到确立,公民教育开始向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方向转变,并通过增进公民能力来促进个体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公民。第二,公民教育直接受社会条件制约,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而变化的,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时代条件下,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即使在社会发展水平相当、文化背景相近的国家或地区,公民教育也会因国体、政体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第三,公民教育是有效提高公民素质的途径和手段。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影响人的组织,对青少年实施公民教育的意义尤为深刻。同时,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使得公民教育必然涉及维系、保障和发展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道德、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其内容极其广泛。而作为公民,既需要具备公民的知识、价值和态度,更需要具备公民能力和公民行为。因此,就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走向来看,公民教育的实施直接决定着国家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