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程序模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贺志军,中南大学学工部,湖南 长沙 410083; 贺志军(1965—),男,江西永新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原文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促使大学生“内化”的认知顺利“外化”为良好的行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程序理论模型是基于心理学用于描述人的认知—行为转换过程的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文章将思想政治教育“外化”描述为由情绪控制、观念控制、自我控制三个控制过程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06)06—0122—04

      行为程序模型理论(Theory of Programmed Behavior )是现代健康心理学中专门用于描述和研究人们从认知到行为的转换过程的理论模型之一,它吸收了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健康信念模型和合理行动理论的合理因素,是社会学理论与健康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促成大学生把内化的社会发展所需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行为程序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如何促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认知向良好行为习惯的转换方面极具研究上的系统开掘意义和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

      一 行为程序模型理论管窥

      行为程序模型理论(Theory of Programmed Behavior)是1991 年由健康心理学家Ajzen和Fishbein在整合了主观期望效用、健康信念模型、 合理行动理论和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概念和模型而提出的一种“认知—行为”转换模型。该理论认为,行动是行为意向的函数,是否打算采取行动的意向取决于对行为的态度(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其中,对行为的态度由个人对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以及对这种后果持什么样的态度来决定;主观规范是指对认知和行为关系的主观信念,以及遵从这种信念的主观动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对于认知和行为的主观标准,这种主观标准与态度一起形成初步的行为意向;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圆满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主观估计,自我效能判断关心的不是自己具有什么技能,而是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什么[1]553。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能产生个体的自我控制信念,即不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因素,而归结为自己能够控制的个体因素,这是知觉控制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用T代表行动意向,A代表态度,N代表主观规范,S代表自我效能,B代表行为,L代表环境诱发因素,该理论模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简化归结为以下方程式:

      B=F(T,L),且

      即行为是意向、行动代价和环境诱发因素的函数,F代表函数关系; 不等式代表行为是行动意向的增函数,意向越强烈,行为越可能实现。

      T=f(A,N,S),且

      即意向是态度、主观规范和自我效能的函数,f代表函数关系;不等式表示意向是自我效能感的增函数,自我效能感越强,行动意向越强。

      人的认知转化成为具体行动的整个过程是:首先形成对行为效果的认知,并对行为效果和行为代价进行评估,形成人对于具体行为的态度(情绪控制);然后人对于具体行为的规范信念(即“这样做被认为是对的”)和促使人遵从信念的动机(即“我想这样做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结合起来形成行为的意向(观念控制),自我效能感则影响意向的强弱和意向向具体行为的转化(自我控制),最后在外部资源(外部诱发因素)的影响下意向向具体行为转化。

      二 强化“外化”过程研究的意义和行为程序模型运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研究偏重于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特点、发展变化规律等方面,而对于受教育者如何将认知转化为行动,以及该过程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则显薄弱,呈现出重“内化”,轻“外化”的状况。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对“外化”过程和机理的研究。首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教育者的意识过程、实践过程,教育对象的意识过程、实践过程四个子过程构成[2]。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止于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目标的内化,教育对象自我实现目标的树立,它还包括教育对象以其意识活动为基础而进行的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实际践履过程。这个过程是教育对象“把我的愿望从观念的东西,从它们的想象的、表象的、期望的存在,转化为它们的感性的、现实的存在,从观念转化成生活,从想象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3]154。

      其次,这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需。所谓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理论研究层面,教育者所进行的任何创新、改革必须要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出成效,而有无成效往往决定于受教育者能否将教育内容和目标“外化”。

      行为程序理论以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关于人的认知、社会化、行为习惯形成的心理基础等理论为基础,专门用于描述人的认知到行为转换的心理过程。该转换过程恰恰是教育对象将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外化”为具体行为的心理、行为基础,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个心理、行为基础,无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控制、促成教育对象“外化”过程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时,行为程序理论的引进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微观层次有着系统开掘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