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耀灿,曹清燕,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已经形成,并且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工作学取向、德育学和教育学取向、管理学取向、工程学取向、行为学取向、社会学取向一样成为一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理论研究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学取向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学的关联点,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文关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应该继续发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学。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6)12—0038—04

      我国学术界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和建设的,20多年来,我国人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出现了一大批人学研究方面的专著和论文。随着对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批专门从人学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相继问世。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如毕红梅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二是研究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方法论,如张洪根的《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方法论原则探析》;三是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建构,如即将出版的万光侠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进行人学建构,通过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和发展论的考察,提出了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四有”公民教育的主张。应该说,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学取向的初步成果。张增孝、郭政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初探》中则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问题,“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在零敲碎打中幻求新生,倒不如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人的思想、行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来个洗心革面,达到系统化的科学创新。”该文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的客观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的方法论等,虽然这篇文章是从研究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切入的,但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不无启示意义。

      目前来看,虽然以人学的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和薄弱,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已经形成,并且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工作学取向、德育学和教育学取向、管理学取向、工程学取向、行为学取向、社会学取向一样成为一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理论研究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何以能够出现?为什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目前并没有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学取向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一、“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学的关联点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看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有一点是大家形成共识的,即都承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实践唯物主义,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P60) 这里的社会生活不仅仅指物质生活,同样包括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文化一样都属于人类的精神生活范畴,因此,它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60) 人通过实践结成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实践不断地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使人自身得到不断发展。因此,人在实践中体现人的本质,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这样来看,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人类社会道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更是人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当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历史考察时,同样能得出这一结论。人类产生的第一个道德规范就是约束两性的性行为道德,从最本原上看,道德是为了人类自身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力量。道德为人存在,它不仅是人类自身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这种条件不是纯粹作为人类生活的某种设置、背景或工具,而是融入人的生存和发展之中的。因此,道德本身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部分,道德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同道德一样,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起源于维持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及更好地生活和发展的要求,自从人猿相揖别,它就与人类社会进步相伴而行。思想教育在人类从群婚时代进化到普那路亚婚姻(伙婚制)时代最后进化到一夫一妻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素朴的思想道德教育,人类便不可能远离动物界。可见,从人类产生起,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便是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是人类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存在,作为人的本质的展开和延伸的活动而存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最本原的目的是促进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其终极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使人从动物性存在提升到人性存在。在这种价值实现中,它又反映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因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P67—68) 其具体活动的展开也是以人为出发点(人的现实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通过人来实施(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的接受学习),又以人为归宿(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可以说,“人”的问题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其最基本的、内在的、核心的问题,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人学。

      自人类解读斯芬克斯神话之始,人就开始了对自身的认识,但当时的人还是把人当成物来看,人对自身认识的提问方式是“这物是什么”,回答是“这物是人”;古希腊哲学尤其是苏格拉底哲学以来,自“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作为哲学主题加以凸显后,人对自身的认识便到了第二个阶段,转变成“人是什么”。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生成,但这种认识局限在对人的抽象的直观把握;马克思抛弃了这种纯客体性的抽象直观和纯主体性的抽象直观的思维方式,在实践基础上,对包括人自身在内的“对象、现实、感性”做了全新的理解,从而科学地把握了人的本质,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现在,人们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下,对人学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虽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还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必须要承认的,即“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P5)

      由此可以看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学的内在逻辑关联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实践活动;人学是专门研究“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理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事实上,当我们回顾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时,就会发现,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一定的人学至少是关于人的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可以说,“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回答,对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形态和实践状况,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行为,从而最终影响着社会和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