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基于一种历史的考察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耀斌(1967-),男,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政法系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有赖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进行历史的解构和逻辑定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价值创造性、思想整合性和社会协调性等三大主要功能。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和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06)11-0018-04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来发动和组织广大工农大众,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据此提出了“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的论断。在社会主义建没时期,党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经济建设成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第一次确认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门科学。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新的概括。在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继改革开放之后又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和合理构想,适应了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的客观需要。这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一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忽略或取消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调颇有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中心工作的进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具有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方向和向社会灌输正确的政治观念的作用,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本质上是国家及我党意识形态权力的表现,是我党整合、动员、控制与引导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这里的逻辑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公共性的特征。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其公共性特征被逐渐消解,这种状况只有放置在当代中国社会及其公共权力领域发生的整体性转换中才可以获得有效解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使公共权力出现了多元化和社会化的趋势。[1](p76)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始真正拥有自主的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社会阶层出现了分化的趋势,产生了新的社会群体,且各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出现异质化的特征。与此相关,社会整合的目标和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凭借其合法的政治逻辑来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对于执政党来说,在社会分化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其内在的合法政治逻辑。当前社会正在由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平等主体地位和权利重新获得并使政府权力部分让渡时,政府的权力边界缩小,市场权力边界扩大,这使得政府组织控制和降解社会风险的能力随着弱化,这样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政府或执政党必须通过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与引导;二是多元化利益冲突使得社会整合成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因为社会分化和利益多元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广泛的社会磨擦。这就是我党在不同时期提出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政治逻辑。

      其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其内在的唯物史观逻辑为充分发挥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共性政治作用预备了前提。思想政治工作以其自身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方式在客观上具备着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功能,但这些功能的输出有赖于其作用的发挥,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体现其合法的政治逻辑。

      第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要充分相信人民群众和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发挥党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凝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才能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共同营造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想氛围;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贴近群众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之所为,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赞成不赞成、群众拥护不拥护作为评价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标准;思想政治工作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进而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第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本位利益观上,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市场经济的每个主体都有自身的利益边界,在价值的定位上要避免出现计划经济年代下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国家本位和个人本位关系上的失衡状况。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回应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既赢得党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主体和领导地位,又为社会的和谐构建、为国家整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的互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发展价值观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共同协调发展,摒弃过时的和不科学的发展观念,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守其固有的运行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在当前国内思想多元化和国际国内思想观念大激荡的背景下,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党的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地位,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构建营造社会主义精神家园。此外,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重构表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有自己的专业边界,任何超越边界或缩减边界的做法都不能使国家的权力运行正常、发生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职能是传达执政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使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对人们的政治价值观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形成价值共识。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代替管理等领域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都属于公共视域中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活动,毕竟是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其功能的发挥不能超越这个基本的规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社会管理、社区服务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独特的政治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