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和定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桂蓉(1957-),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福建 福州 350007 练庆伟(1977-),男,福建三明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福建 福州 350007

原文出处: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从层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内在亲和力和外在亲和力的辨证统一;从要素结构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有静态与动态之分,静态亲和力除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这些“人”的要素外,还包括内容亲和力、方法与手段亲和力、情境亲和力等“物”的要素。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呈动态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正是这些要素亲和力互动的“合力”体现。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4X(2006)05-0023-05

      亲和力一词源于化学和生物学术语,后逐渐引入到社会科学,尤其在心理学、教育学上被广泛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亲和力”的解释是:两种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1]在心理学上则将之定义为,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亲近、吸引、融合的倾向或特征,以及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和谐感、亲近感、趋同感。本文将以此为基点,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一、亲和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

      (一)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石

      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教育不同,它是人类价值认识的结果;而价值认识也不像科学知识一样是由认识的客体决定的,它主要依赖主体自身的能动性,进而实现主体和客体统一的目标。因此,如果以人为中心项的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外部作用。然而,外部的作用并不一定都能引起主体的充分反应,主体的充分反应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大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西方学者托尔曼(E.C.Tolman)也认为,刺激是自变量,反应是因变量,在刺激与反应中间还有认识、期望、目的等作为中间变量,虽然它们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但它们是行为的实际的决定因子。因此,他提出必须把S-R理解为S-O-R关系(其中S代表信息刺激,R代表接受反应,O代表有机体内部心理活动)。[2]从恩格斯与西方学者阐述的外部刺激促使主体产生实际行动的“运动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体产生良好反应正是以主体的内心活动(即“中间变量”)作为重要条件的。所以,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要产生良好的效果也必须注意充分发挥“中间变量”的效能,才能使教育对象接受特定价值观念并内化。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实践必须具有吸引力和融合力,从而使教育对象在情感度量时具有亲近感,我们的教育实效性才能彰显;相反,如果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具有吸引力、亲近感并与教育对象处于和谐状态,教育的成效就很有限。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其作用的发挥并不是简单的“靶子模式”即“刺激——反应”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的是“复合效应”,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或无、强或弱,均成为思想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当教育实践与教育对象相宜,具有亲和力时,则教育活动呈正效应;反之,则产生负效应。这就是说,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社会转型期突显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时代价值

      1.德育生态的变迁呼唤亲和力。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我们的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在价值观上都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同时,各种新兴因素也不断呈现:传统的“熟人关系”进一步被“生人关系”打破;网络虚拟环境、传媒环境、竞争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彰显;大众文化也进一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此种种的变迁是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也是全新的德育生态。德育生态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样的:一方面,多元的德育生态形成价值和行为标准的多元。在这样的变迁中,价值和行为标准需要重新确立,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说:“转换的每一个片段都倾向于变成一种认同危机,并且个体常常会通过反思来认识这种危机”。[3]也就是说,在价值范式解体与重构的德育生态中,个体价值确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参照系”。另一方面,作为影响人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因素——环境,通过“反复强化、综合强化和累积强化”[4]5对人的思想和心理发生着作用。在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都是影响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外部条件,它们共同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由于二者在性质与作用方向上可能存在着差异,因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同性同向强化和异性异向消解。[4]98为了避免环境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形成“耗散力”,我们要努力挖掘多元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争取达到“同性同向强化”的效果。避免另一种消解作用的产生。因此,面对德育生态多元与环境作用强化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具有亲和力,才能使教育对象在选择、权衡中确立正确的“参照系”;否则,在与各种价值的碰撞中就有可能落于下风,从而影响其导向作用。

      2.主体意识的张扬呼唤亲和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加入WTO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形成了巨大冲击:第一,主体意识的张扬。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以一种难以抗拒的物质力量使人们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并以极其明快的方式使人们认识到自我的存在,认识到自我的自由、权利、利益、尊严、责任、风险等。第二,开放务实精神的彰显。当今,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平等交换等法则正逐渐转变为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内在标准,重务实、轻空言、重平等、轻权威的理念已成为当代人的强烈共识。而纵观我们多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始终将教育者当成教育实践的主宰,在信息的收集、剪裁和舆论的导向把握上拥有绝对的权威。比如,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扮演着宣传者、撰稿人、新闻评论员的角色,学生则是无法将自己的疑问和观点进行大胆沟通与交流的被动的受众。所以,面对主体意识的不断彰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被放大,其滞后性进一步突显。作为必然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弱化,例如:表面的顺从和认同掩盖了教育对象内心的困惑和矛盾;直率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导致教育的冲突和不和谐状态。这种弱化倾向是多方面的,后果也是严重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