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筹建,拥有国家级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保税区、青岛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区,与青岛老市区陆路相连、海路相通,已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青岛开发区充分利用多种区域功能优势和政策优势,以青岛前湾港集装码头、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工业园区以及高合、三美和松下等驻区世界500强企业为载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集装箱、货物储存、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和国际航运业务,逐步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目前全区(含保税区)拥有物流(仓储)企业908家,其中外资企业69家,注册资本人民币17.3128亿元,外资4.8778亿美元,全区物流产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一、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青岛开发区物流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度过了形成期而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总体来说,青岛开发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通讯网络建设步伐加快,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海外物流企业进军青岛开发区物流市场对开发区物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加速了青岛开发区物流产业整合与重组、强强联合的步伐,以期尽快打造出具有国内或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1.以香港招商局、沙特迪拜港、台湾长荣、丹麦马士基、英国铁行等跨国公司共同投资200多亿元兴建的11个深水集装箱泊位以及迪拜、泛亚、海丰三个集装箱码头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契机,外资物流业快速登陆青岛开发区并迅速发展。 目前,丹麦马士基,日本伊藤忠、菱光、住友,韩国韩进海运、胜狮货柜,以色列以星航运,美国柏灵顿(中国)货运有限公司等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外著名物流公司抢滩青岛西海岸,入驻前湾国际物流园区、远洋大亚物流园区等专业物流园区,对促进青岛开发区现代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但外来物流企业一般只是设立子公司或地区性分公司,其经营规模与提供的物流服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类子(分)公司是其母公司为完善全球物流经营网络而设立的,往往从本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出发,把为母公司承揽返程物流业务、进一步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放在首位,因此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不像本地物流企业那样紧密,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的需求。 2.中远、中国海运、中铁、中储、中外运、中集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设立的子(分)公司,也纷纷抢滩青岛开发区,推动开发区发展成为连接东南沿海,辐射华东、华北、西北、黄河流域的物流分拨中心和仓储中心,带动了开发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大型物流企业设立的子(分)公司专业化程度和作业效率相对较高,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但由于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加之市场发育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为实现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使青岛开发区物流系统整体合理化,需要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走社会化、专业化的道路,变分散的一家一户办物流的小生产方式为集约化的综合物流生产方式。 3.开发区内海尔、海信、澳柯玛、国风等大企业均建立了各自的物流配送系统并向同行业或相关行业拓展业务,企业物流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青岛开发区物流发展的一大亮点。 企业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降幅在20%左右),但它主要是依靠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环节的管理获得的,因此效果十分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就某个工业企业而言,其原材料、零部件的流入与产成品的流出大都不对称,即购进的原材料、零部件的产地与售出的产成品销地不相吻合,货流量不均衡,导致企业物流的生产效率比较低;二是由于工业企业货运能力有限,货运网络不完善,尽管可以通过雇用社会运力弥补货运能力的不足,但其运输组织松散、衔接不及时,造成作业周期延长;三是包装、加工等环节仍由工商企业自己承担。不利于运输组织的技术创新和包装成本的降低,影响运输效率的提高;四是产成品的仓储和装卸仍存在着严重的重复作业,企业物流不能为产成品的销售提供可靠保障。虽然不少工业企业采取按一定销售区域租用库房建立中转库、预先将产成品入库存放的方式以满足市场销售的需要,表面上看生产基地的产成品库存减少了,实际上只是转移而已,无形之中还会加大工商企业的物流成本。 4.引人注目的是,提供港口操作、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水路和公路运输、仓储及其他物流增值服务的专业化物流园区和企业纷纷涌现,本地物流企业蓬勃发展。 本地物流企业的发展,首先要立足于对原有货运代理、船务代理、储运企业的改造,使之提升为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其次,这种改造要与储运企业的结构调整相结合,切忌不分大小,一哄而上;三要引导企业根据当地进出物流的主要流向,在流量较大的一些地区设立子(分)公司,建立健全货运网络和信息网络,不断扩大物流作业的覆盖面,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和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目前,开发区本地物流普遍存在着小、多、散、弱的现象,专业化程度低,社会物流整体效益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