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的战略因素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钦兰,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福建 泉州 362021

原文出处: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引言

      资源成为供应链中企业成长的弱势问题,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合作协同被认为是整体层次上的竞争,是通过依赖外部资源增强供应链中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是竞争成功的关键。企业合作是指在某种经济体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等特定目标而建立的超越正常市场交易而又没达到一体化程度的以经济交往为主,同时包括技术、资金、信息、人才交流在内的密切往来关系[1]。显然,仅当个体策略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合作才是个体理性的。合作效益的达成是建立在双方或多方分担成本或风险的基础上[2]。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95年指出,工商业正在发生最伟大的变革,合作成为许多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3]。1965年,伊戈尔·安索夫和英国的坎贝尔、卢克提出,协同是指企业如何通过识别自身能力、机遇和对象的匹配关系来成功地拓展新的事业[4]。

      综上所述,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是指供应链中上下游及同类的企业将它们的资源、资金、信息、市场、技术、设备、管理、技能、研究开发等能力、机遇和对象的优势互补相匹配而进行的某种一致性联合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现实的利益或未来可预期利益。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战略协同的理论和生命周期法,对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的战略因素进行分析,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过程的生命周期规律分为四个阶段——初步阶段、熟悉阶段、稳定阶段及后阶段(放弃阶段或长期持续阶段),并逐一剖析各阶段的要素、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的战略因素分析

      目前,供应链中的许多企业开始重视与其经营产品相关的上下游及同类企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中企业在经营时,为了克服竞争上的劣势,分享彼此的资源,要求企业与战略伙伴发展良好的合作协同关系,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形成组织间的竞争优势。

      (一)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的总体战略因素分析

      1.企业间的沟通因素。企业间的沟通因素影响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组织和社会关系网络。供应链中企业网络组织或协会组织及社会关系网络,需要一种合作协同的关系。陶传进认为,企业之间形成关联的倾向受制于三种资源,除了技术性资源、商业性资源以外,再者就是社会因素,存在于企业之间的社会网络[5]。

      2.协同性因素。供应链中企业不是单一、单体协同,可以是多项目、多业务、多战略的协同,是一种综合性强的协同。协同性质的强弱、大小受外界因素影响巨大。

      3.诚信因素。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中的最大问题就是诚信行为。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合作协同伙伴的相互信任,参与合作协同企业的数量,法律制度的健全,以及诚信基础上的控制手段,等等[5]。

      (二)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的具体战略因素分析

      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的具体战略因素可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如下页图1)。

      1.外部因素。

      (1)资源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不断向高度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单个企业的经营资源不足以保证企业在技术飞速发展时代继续生存和发展。尤其是供应链中企业更应该寻求与其他企业(公司)之间的合作协同,减少投资资本,灵活配置资源,获得技术资源和使用许可的便利性,降低投资风险。

      

      图1 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具体战略因素

      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的资源依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互享性。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能将彼此的资源、资金、信息、市场、技术、设备、管理技能、研究开发能力等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技术支持性。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伙伴需要提供相互的技术支持。供应链中企业普遍存在相关产品的技术人才、研究开发人员、专业分销人员短缺等问题,都需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营销技术和反馈技术等技术支持。三是整合群体能力。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可联合各种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开发市场或参与某种市场竞争,整合群体优势与能力,达到互补或相乘的效果。

      (2)效益导向。收益最大化是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有效评判标准的重要内容。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通过共同协议形成产供销效益,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散风险、缩短产品研发、创新时间,从而达到减少企业投入资本,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合作协同可使企业迅速获得经营机会与战略优势,缩短实现产品价值的时间,提升流通效率,推动产品的转化进程。

      (3)管理机制。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在管理上较易产生问题和困难,因此,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应以协议、准则或机制来协调,保证合作协同间的资源、知识、技术的共享,维持合作协同的有效性。

      2.内部因素。

      (1)合作协同关系。供应链中企业在经营时,寻找能够弥补自身薄弱部分的合作协同伙伴,结成合作协同关系,在供应、生产、产品、业务、技术等方面实现合作协同,降低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协同的成本,提高合作协同的效率。供应链中企业与伙伴间的资源依赖程度越高,就越倾向于与伙伴发展良好的合作协同关系,分享彼此的资源,提高对彼此合作协同成果的期望,达到双方的互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