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在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也不高,国内第三方物流可以说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上,还没能实现从原材料供给、产品生产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服务,网络服务业只是浮于表面而已。 从物流服务的内容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产品包装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阶段。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这样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 从物流服务的对象来看,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还是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美能达、诺基亚等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宝洁、沃尔玛等。 但是与以前相比,总体上讲,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不但有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据统计,上海截至2001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同时在质的方面也有所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中国邮政、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具效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运作模式与自身不匹配。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是从传统的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发展而来,由于背景不同,按照企业的运营理论就应该选择不同的运作模式。但是国内有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是简单复制别的企业的运营方法,这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1)一些企业在定位运作模式时,倾向于夸大服务能力,导致业务无法做细,形不成核心竞争力,最终会由于服务水平低下而留不住顾客。(2)各物流企业不同的特征决定了它们有个自适合服务的对象和服务内容。宏观上各个不同的物流企业之间应该既有竞争又有协作,共同形成一个健康的物流市场。但是如果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和内容没有定位,就会造成同一市场上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雷同、盲目竞争的局面。整个行业也会因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混乱而失去民心,导致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的危机。 2.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物流成本高。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物流企业具有规模效应递增特征。大量高科技的使用无疑可以增加服务的质量,但与此同时也会加大成本的支出。由于有大规模的网络运输网点,先进的服务设施,大型物流企业在远距离运输设计和服务的优质化上都有较大的优势。 但是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规模不大,难以形成大的规模效益。许多物流企业实际上只是一两辆卡车组成的所谓的物流运输中心,这些“公司”不但运输能力有限,而且服务的质量也比较差。也由于这些公司的存在,导致第三港物流行业的信誉度下降。 3.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企业物流人才匮乏。我国物流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较慢。据权威机构调查,物流专业人才已经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之多。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从根本上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整体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物流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足。由于物流教育的周期一般比较长,导致教育的滞后性比较明显,再加上其他的培养渠道不是很正规,导致物流人才的质量不高。(2)现行的物流体系并不是很明确,社会整体的物流理论研究较为滞后。由于原先专业的划分,致使一个大的物流管理门类已经被划分成许多科目。 4.物流成本界线模糊,企业难定合理计划。对于像运输费用、配送费用、仓储费用、装卸费用等成本许多物流企业都有相关帐目进行记录。但相对于这些显性成本之外,还有不少隐性成本,像存货资金成本,如利息、机会成本损失、跌价损失、变质、灭失等;像订单处理成本,如洽谈、单据/票据、传真/电话费等等。很少有企业对这些成本作详细地统计,这就导致了企业的成本计算与实际有较大出入,直接致使企业来年的投资和整体规划出现失误。 5.信息技术的制约。就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体来说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在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上仍存在许多分歧,由此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强的问题。如,许多物流企业在计算机管理系统、条码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十分落后。也正是由于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更是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水平较差。这种低水平的物流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方物流行业在我国的整体发展。 6.物流的整体认识还较为落后。提及物流公司,相信不少人仅仅认为是看仓库跑运输的。对于物流的信息化功能、包装等再增值的功能、路径规划功能以及多样化运输方式等等,社会的整体认识还不够。有些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也对这些物流功能所知不多,这不但影响了公司的物流水平的整体提高,致使公司的整体利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更导致第三方物流服务行业的服务能力下降,进一步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物流化程度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