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物流在德国推行已有二十多年,几乎渗透各行各业,无处不存,无时不在。德国的物流经济特征表现为高度的社会化、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机械化、专业化与绿色化等。尽管德国经济近年来发展迟缓,但其物流行业却走在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前列。笔者认为德国物流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一)德国的物流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强。物流业以1660亿欧元的销售额雄踞德国最大经济行业之列,仅次于贸易和汽车工业,居第3位,排在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前面,共有约6万个企业。全德大约有265万人从事物流行业,超过建筑、电子和机械制造行业从业人数。德国企业控制着国际集装箱运输总量的1/3。近几年,德国物流企业抢滩中国,已经取得了任何其他国家同行业都无法相比的业绩。自2003年以来,德国邮政的业务在中国市场每年增长40%。 (二)德国的物流企业大而强。德国邮政世界网络股份公司位居欧洲10强物流企业之冠、世界第四大物流企业,其在美国是居美国邮政之后的第二大国内信件投递公司,到2008年营业额将达到10亿欧元。德国10大国际陆运与货代企业的市场份额占34%;德国10大国际海运与货代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36%。 (三)德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汽车公路网。德国各大城市都建有物流园,物流园区平均规模约140万平米,共有1200家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落户。物流园把陆运(铁路、公路)和水运(内河)连接起来,使两大系统有机地合而为一。 (四)德国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居世界领先水平。德国的条形码识别技术比较先进。德国已经开发出一种芯片,能够在速度很快的传递带上对货物进行识别,甚至可以通过卫星定位货物的位置。德国运输与物流研究所自1989年就开始研究开发模拟软件。模拟及仿真技术就是按照真实情况,用科学的手段模仿实际的生产过程,并将实际的情况与期望达到目的的情形反复对比、实验,使之达到最佳的状态。模拟一般在计算机上进行,通过开发的模拟软件进行优化处理。目前这套模拟软件技术已成熟,被世界上多家港口所采用。物流信息是保证及时运输、及时供货以及零库存的关键。德国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共同开发了EIR系统、AIM系统。EIR系统是通过信息的反馈,使生产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同时、及时、动态地了解掌握市场销售情况,并相应地调整生产、库存、运输和进货计划,达到三方最佳配合:AIM系统能够在不改变和不影响原有各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运输、仓储、货物跟踪、查询,提高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德国的吊装技术也是比较先进的,整件吊装能力可达1250吨。 二、德国政府在物流经济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三点作为 作为一:掌握和推广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德国对物流经济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十分重视,研究机构得到政府的支持并与企业合作,在理论和应用研究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当我们对“第三方物流”概念仍感到很新鲜时,德国的“第四方物流”已经非常发达。德国的物流经济已经成熟,反映为第一、二、三、四方物流业已各自在市场中定好位。第一方物流是需求方,第二方物流是供应方,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供应链物流服务,以获取一定的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很广:它可以简单到只是帮助客户安排一批货物的运输,也可以复杂到设计、实施和运作一个公司的整个分销和物流系统。理论上,以上三方是具有一体化利益目标的战略同盟,是长期性的伙伴合作关系。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德国的物流研究咨询机构发达,充当了第四方物流,为政府、企业做决策、规划和物流解决方案。如德国著名的运输与物流研究所(ISL)规划的不莱梅物流园区和纽伦堡城市配送中心多年来运作很好,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德国为适应物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物流经济的标准化,针对基础设施、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例如统一托盘标准、车辆承载标准、物品条形码标准等,保证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针对安全和环境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如清洁空气法、综合环境责任法等;支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指定物流用语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 与其物流科技发展相适应,德国政府和企业对物流的教育也给予重视。德国物流行业对员工的职业教育分为两层,学校教育和公司定期培训。教育和培训主要由物流协会组织和提供。企业还为各大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提供奖学金计划等。 作为二:做好物流的发展规划、建设和协调工作 政府对物流发展作出规划和提出实施原则,以指导行业的发展,同时又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对物流进行监控、协调和管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德国政府加强公路、铁路、港口的基础建设,所有的运输基础设施均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的资金一方面通过税收转为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的置换来获得。德国的高速公路成网,又与欧洲的高速公路连通,水运资源整治合理,利用充分,如莱茵河运量胜过上十条高速公路或上十条铁路。天然河流通过人工运河形成网络,通达各个城市港口,又与国际大港相连;德国领土面积不大,却拥有全世界第三长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非常发达,交通十分便利,且没有收费站,同时铁路网密集,通达欧洲各大城市。德国联邦政府在1980年左右规划在全国建26个物流中心(原称货运中心即GVZ,),后又修改规划,扩大为40个物流中心,现已有20多个物流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一些正在建设中。合理的规划,使物流中心形成网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围绕着规划中的物流中心,积极做好选址、征地工作,并负责物流中心地面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连通物流中心的道路、铁路的建设,同时,通过政策调整、引导企业从事专业物流业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形成综合运输网,由于德国的公路上车辆多、道路拥挤,公路运输的压力大,政府一方面通过增加燃油税,另一方面建立物流中心,并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将一部分货源从公路引向铁路,使铁路运输为公路运输分流。所以,在促进物流发展的过程中,货物的位移要合理地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