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玲,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志凤,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 100085。

原文出处:
会计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读本)
复印期号:200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财政部颁布新的所得税准则之前,旧准则对所得税核算的规定是可以选择运用应付税款法和以利润表为基础的纳税影响会计法。要实现从损益表债务法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转变,首先应明确他们之间的异同。这两种方法都采用的是税会分离模式来核算所得税的,所以我们先从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来比较这两种所得税核算方法。

      一、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美国1967年公布的APB第11号意见书“所得税会计”,把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不同而造成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发生的、在以后能转回的差异,称为“时间性差异”。1987年FASB发布了第96号公告《所得税会计》替代了第11号意见书则把“时间性差异”这个词扩展为“暂时性差异”。《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会计》中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两个方面。我国在1993年7月1日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中将其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但在2007年1月1日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又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可以看出,各国对会计所得和应税所得差异原因的分析实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论述的详略程度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都认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或暂时性差异)是造成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存在差异的两大基本原因。

      1.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2.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可以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应增加应纳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可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

      3.暂时性差异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借鉴国际准则,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其中对暂时性差异的定义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的项目。按照税法的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可以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4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关系

      (1)利润表债务法下的永久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

      例如:持有至到期国债成本1000万,利息收入50万。该事项在利润表上确认投资收益50万,从利润表债务法出发确认永久性差异50万;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反映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增加50万,账面价值为1050万,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出发,账面价值为1050万,计税基础也是1050万(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可以全部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所以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时间性差异—定时暂时性差异

      例如:一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5000万,期末计提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1000万。该事项使利润表上的投资收益减少1000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少1000万。从利润表债务法出发,产生时间性差异1000万;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出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000万,计税基础为5000万(计提减值准备不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所以产生暂时性差异1000万。

      (3)暂时性差异包括了时间性差异,同时还包括一些特殊事项的影响,所以暂时性差异不一定是时间性差异。

      例如: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某公司购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2000万,期末公允价值为2100万,期末资产负债表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2100万,计税基础为2000万,产生暂时性差异100万。但该事项不产生时间性差异,因为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100万发生后不计入利润表,而是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该项差异不符合时间性差异的定义。

      二、两种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比较

      1.概念的比较

      损益表债务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所得税率变更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负债表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损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额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本期所得税费用。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额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从概念的简单比较可以看出,两者都涉及所得税的跨期摊配问题,但损益表债务法核算的出发点是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出发点是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关系已在前面阐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