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国民,陈国民,湖南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级会计师,副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 陈熹,湖南南华大学审计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

原文出处:
中国科技信息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读本)
复印期号:200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隶属于第三产业,但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部门,又不仅仅具有消耗性,投资者在对高校进行各项资源投资的同时,要求其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和科技成果。因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的运行也应该讲求经济效益。

      一、构建高校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所谓高校办学经济效益,是指教育投入(人、才、物)与教育产出(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其科研成果)的比较关系。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就是指多渠道争取尽可能多的办学经费,优化教育资源,努力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以有限的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人才产品和科技成果,以满足国家及社会的需要。

      高等学校办学的效益性体现在: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产出的效果性,即在投入上,表现为资金使用是否节约,是否合理利用物资资源,是否适当配备教师及管理人员,在管理上,表现为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办学机制是否灵活适用,管理手段是否灵活、高效等,在效果上表现为数量是否达到最大化要求,质量上是否达到一定标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在推进院校的综合改革,提高办学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财务分析与评价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只有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科学地预测未来,才能严密地控制现在,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

      如何评价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目前还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面对目前高校教育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投资效益低下的状况,各高校必须树立起提高办学效益的观念,用以反映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引导高校加强教育成本核算,提高办学经济效益,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高校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出高校办学的效益状况,看到成绩,发现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揭示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高校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通过各年度经济效益指标的纵向动态对比,可以反映出高校在不同时期经济效益的变化程度,并可进一步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也可利用经济效益指标,在不同学校间的对比分析,反映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以及综合效益指标在不同高校间的差距,从中分析原因,发现不足。因此,构建高校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

      二、高校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全面原则

      高校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贯彻系统全面的原则,必须反映高校的综合效益,高校的综合效益应该涵盖效率、效果和效能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效率主要是指投入产出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小,经济效率越高;效果主要表现为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培养的人才和产出科技成果越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效果就越好,否则就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效能反映了教育资源的状况,如设备的完好率,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等。

      2.通用可比原则

      各高校由于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等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既要满足各高校的不同点,又要兼顾各高校的共同点,既要适用于校际间的横向对比,又要适用于各高校自身与以前年度的纵向比较。

      3.适用可操作原则

      评价指标要能真正说明问题,要对各高校的管理和发展起导向作用,使各高校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原始数据的收集要简便易行,一般来说,指标中的数据应直接取自相关的业务部门。

      4.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指标体系既要反映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速度、水平和规模等经济效益的基本情况,又要反映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

      5.远期和近期兼顾

      高校的投入一样有资本性投入和费用性投入之分,费用性投入当期耗用,当期发生效益,而资本性投入(如基本建设投入、仪器设备投入)的收益期就不仅仅是投入当期,而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功能往往又使被评价者忽略长远的发展,只追求当前的短期效益,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发挥导向性功能,注重被评价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高校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高校办学经济效益是通过一系列指标值体现出来的,通过这些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对比,可以体现被评估对象实力的相对强弱,反映各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为了便于分析各个高校的特征,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具有高效益、高效率和发展潜力,可将评价指标相应地分为反映效率、效果和效能等三大类。高校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为:

      A.反映效率类指标

      al.师生比(教师人均负担学生人数)=年均学生人数/年均教师人数

      式中学生人数是统招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函大夜大学生等各类学生折合后的当量数,其中统招本专科生的折合比例为1∶1,硕士研究生的折合比例为1∶2,博士研究生的折合比例为1∶3,留学生的折合比例为1∶3,函大、夜大学生的折合比例为1∶0.5。教师人数为全部在编专任教师人数。该比例越高,说明学校具有越高的管理水平,办学效率越高。

      a2.生均事业支出=全年经费支出数/全年平均学生数

      式中全年经费支出数包括教学业务支出、教辅业务支出、行政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务支出、离退休保障支出、科研支出和其他支出。式中的学生人数为折合后的当量数。一般地说,学校层次越高,实力越强,培养学生所花费的经费就越多,学生培养质量相同的前提下,经费开支越少,生均培养成本就越低,学校经济效益就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