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准则下的财务报表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国际商务财会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读本)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二条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通过解读这些报表,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债务状况、偿债能力及经营风险程度的高低。

      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企业盈利能力及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企业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及影响企业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的主要因素。

      谋划企业未来经营策略和财务政策——评定和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或投资方向;调整和制定企业未来的资本结构政策、融资政策和利润分配政策。

      评估企业投资价值——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和公布的财务报告,确定企业股票(权)和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银行根据企业披露和公布的财务报告,决定是否批准或提早终止企业的贷款申请。

      一、解读报表应关注的内容

      (一)资产负债表

      在解读“资产负债表”时,应关注其“资产质量”、“流动性”和“适度负债”等。

      1.资产质量

      “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仅是在一定时点上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不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而资产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资产的市场价值。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资产的账面价值更要注重其市场价值,关注资产的质量。

      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是相一致的,我们应以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导致相关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为判别标准,去衡量该企业资产的好坏。除“固定资产”外,还要分析评价“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

      “应收账款”应着重对其进行“账龄分析”,关注其中是否有不可实现的债权以及事实的坏账或可能的坏账占应收款项的比重。还应关注“坏账准备”是否足额计提,主要债务人是否是关联方,有否利用往来虚增收入、虚列资产。

      “存货”应关注其明细结构在前后两个会计期间的变化,其总额是否在一个适当的量上,品种结构、质量是否与业务相切合,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是否合理,计价方法是否符合“一致性”原则。

      “长期投资”应关注投资项目是否正常运作,有否不可挽回的投资损失,“跌价准备”是否足额计提。

      “无形资产”应关注其内容和质量,特别是获得无形资产的合法性、入账价值的真实性、摊销的合理性以及“跌价准备”是否足额计提。

      这些信息不完全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需要通过资产负债表附注并结合其他报表进行分析。实际上,企业还可能拥有许多更有价值的资产,如良好的管理和声誉、优秀的员工等,这些都没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需要在表外寻觅。

      2.流动性

      流动性指的是资产转换成现金的速度与难易程度。企业在关注资产的流动性时,应该注意分析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即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是否适当。此外,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称之为流动比率)小于1,意味着在未来12个月,可变现的流动资产小于必须支付的流动负债。所以,一个运转正常的企业(偿还能力强的企业)其流动比率至少为1。

      3.适度负债

      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利用负债被称为“财务杠杆”,企业的债务越多,“财务杠杆”的程度越高。正因为“财务杠杆”在提高了股东潜在回报的同时,也加大了潜在的财务风险(借款越多还款的压力就越大,风险就越高),所以,企业必须关注其借贷的适度性,分析当期银行借款、应付款项是否异常增加,应付账款平均付账期有否不正常地延长等。

      企业还应关注资产负债表外的融资。例如:设备出租和租赁等许多日常交易,事实上都是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的形式。企业应通过不同时期的报表分析,检查对外担保贷款的规模是在扩展还是在减少,因为对外担保越多,连带风险就越大。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在解读“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时,应关注两点:公认的会计原则,收益质量的甄别与评价。

      1.公认的会计原则

      按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利润表,仅在业务发生时列示销售收入,而不是在现金流入时列示。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当满足4个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如果收入不能可靠地计量,便不能对其确认;如果为获取该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不能可靠地计量,也不能确认相应的收入。

      如安然公司用多种方法使很少的收入变成非常多的收益。其收入膨胀术就是将全部交易额报告为收益。因此,企业在解读“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时首先要警惕像安然公司这种“收入膨胀术”。

      费用在利润表中是按照配比原则确认的。首先确定销售收入,然后将收入与有关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相配比。企业在解读“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时,必须考察该企业在转成本时是否存在“高留低转”的现象,是否将期间费用资本化,按会计准则应计提的各项“准备金”是否足额计提。

      2.收益质量的甄别与评价

      收益质量是指收益作为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指示器的指示程度。不同的会计政策会有不同的会计收益。一般来说,保守的会计政策下的收益质量会比激进的会计政策下的高。通过改变会计政策所增加收益不属于高质量的收益。因此,应先对表现当期盈利能力的会计质量进行分析。再分析产品结构与收益相关度,关注收支结构、业务结构、产品结构及收益构成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揭示企业核心经营盈利能力的变化。评价时,不要单看每股收益多少,而要着重看其利润构成,是主营企业的净利润贡献多,还是非经常性收益提高了每股收益。此外,还应仔细检查是否存在预示企业当期核心盈利能力不能持续的危险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