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12(2007)03-0022-03 90年代以后,大众文化以更为明显的消费性和娱乐性的姿态登上中国文化的舞台,伴随着大众文化繁荣的现代步伐,当代青年的审美情趣和理念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呈现出个性化和开放化、感性化和行为化、流行化与世俗化的趋向。青年人的审美活动的空间和舞台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空前的拓展和丰富多彩,当老一代人惊愕不解以至满腹忧患地审视跟前的景象时,再转念一想,也不由得对属于他们的时代有生不逢时的叹谓和满心喜欢的祝福了。 一、当代青年审美追求的个性化和开放化 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的生活使青年的审美呈现明显的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这为青年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青年审美的个性化特征表现为他们追新求异,展现绚丽多姿的自我,从自己的服装样式、发型设计乃至自我形象和文化品位都体现了新时期青年审美的个性化特征,这充分体现了青年的自由意志,表明新时期青年对自身发展的重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渴望以及对审美自身的追求。青年人在对人的审美评价的要素里把体现个性的多变的气质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多媒体艺术的出现使审美对象也不再仅仅是玄奥的缪斯,而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新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发源于一种平民化、广泛化、开放化的审美意识,这里的“审美”所指不仅局限于美与真,它更多地指向虚拟性和可变性。可以确定,虚拟性与可变性正是媒介文化的后现代特征。这种审美在本质上注定要改变人的生存状态,必会超越艺术本体论的命题。它涵盖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消解审美与反审美、艺术与反艺术的矛盾,形成一种生态美学系统。它还会进一步模糊所谓“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现在网络中传播的很多“网络多媒体艺术”,不管从它的最初创作动机或是最终的呈现效果来看,都有很强的“游戏”的成分在里面。数字艺术中关于“交互”的随意性,以及“复制”的无差别性,都将对我们传统的基于手工操作的关于艺术的“经典性”提出疑问。在艺术方面,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个人延伸到了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框架,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艺术家现在所做的不再是在现实世界中取样以反映他的个人观点,而是构造网络“框架”,任由观众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世界,让个人能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自由,有能力建构自己的现实,重新自我创造。这些正是多媒体艺术的重要性所在,也是数字革命真正的意义所在。 二、当代青年审美体验的感性化和行为化 所谓“感性化”,在这里并不具有席勒所描述的那种古典审美的精神游戏特质。它所体现的,实际是一种在人的日常心理和行为层面上对于责任、义务等精神内在构造的彻底拒绝,一种直观感受的轻盈松弛、酣畅欢快。就像在KTV包厢里肆意放歌那样,你根本无须考虑噪音污染、演唱技巧或歌词内容意义之类的问题,只要你自己觉得快活、觉得满意就行。可以这么说,在这个“娱乐化”的极致发展空间里,生活已经不再要求人们为它创造什么或做出精神承诺;相反,人们认定生活本身却应该对人的感觉做出这样那样的“快乐”保证——感性要求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日常生活的价值体系,成为近年中普遍流行的美学趣味。90年代都市“休闲”之风的盛行,从一个形象方面凸现了这种“娱乐化”风尚的诱人魅力,它不仅是对于紧张生活压力的自我释放,同时也意味着人的感性生存利益的一种制度化方式,以及满足这种利益的美学合法性。人们从中频频收获着自我感觉上的那份心满意足,一种纯粹私人空间里自我欣赏的快感。如果说旅游作为生活的休闲形式是建立在经济解放基础上的话,那么,当“风景名胜游览”、“双休日郊游”、“新马泰国际旅行”等等名目繁多的旅游形式蔓延为90年代中国大众的文化时髦之后,它们便具有了“让生活美丽”的审美性质,由富裕生活带来的娱乐享受正从人的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往外流淌着美妙的情绪。人们在这个“娱乐化”的生活世界中,完成了对于自我身份的又一次认定:“我”作为一个现实之物,毫无沉重感地进入了一个由感官活动所建造的嬉戏空间。青年审美体验的感性化还表现为包装、表演与虚幻,大众文化往往通过精美的包装向大众提供一个虚幻美好的世界,大众文化的虚幻往往遮蔽青年对现实的视线,如娱乐剧《还珠格格》及其续集,不过是一个毫无思想内涵的“故事大王系列”,却俘虏了成千上万的青年,而真正的艺术审美被忽视了。 而行为化的危险倾向在于忽略同审美对象情感与心理层面的沟通,只沉湎于占有和享乐的欲求。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对自然景观毫无兴趣,他们一踏进景点大门,就迅速地各自占据有利地形——草地、亭子、石凳,开始兴致勃勃地打扑克,并乐此不疲,直到集合时间到了,才依依不舍地收起牌来。还有些学生虽不打牌,却也不喜欢看风景,而是乐衷于到游乐场玩各种惊险刺激的游戏。 三、当代青年审美情趣的流行化和世俗化 大众日常生活需求及其满足的直接需要,在审美层面上催生了一种极具世俗化色彩的价值追求。满足大众最基本的生活享受需要,表现人在世俗幸福中最普遍的物质欲望,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一个突出特征。青年审美的流行化和世俗化在青年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年中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艳情VCD、迪斯科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性爱和金钱关系,如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速食主义的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减少了浪漫情调,而更具“快餐”特色。在青年对个性和风格缺乏明确的判断和认知时只好由媒体牵着鼻子走。媒体说现在流行穿羽绒服,一下子满街青年都穿羽绒服;媒体说现在流行内衣外穿,一下子满街青年都把内衣外穿……总之,青年从众心理强,看别人的,听媒体,尽管不是清一色,但是“流行病”盛行。所谓“世俗化”,同一般意义上的“庸俗”、“低级”等等,还是有所差别的。它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对于那些体现最广大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欲望、体现普普通通的生活满足的对象和事件的爱好与感动。在这里,人们没有伟大的理想冲动,没有宏大的生活目标,也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信仰,有的只是实现人际间在日常生活中那份脉脉温情的渴望、满足生活基本享受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