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策之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对这一国策持什么态度,他们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其中,特别是农村青年对这一国策的社会态度正在、并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农村建设的发展。因此,研究农村青年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态度的特点和取向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自从1918年美国学者W.I.托马斯和F.兹纳涅茨基在研究移居美国的波兰移民对新环境的适应时,提出“态度”这一概念,态度被引进社会心理学,此后,态度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从态度的实质来看,作为态度载体的具体的人,是指具有社会意义的个体,因此,态度实际上表现为社会态度。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因此,社会态度是个体对社会事物所持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价值、观念、满意感、士气、气氛、意愿等。社会态度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动机构成的[1],既包含着理性的认知,也包含着情感的体验,态度还是产生动机的一种准备状态和愿望。所以,通过对农村青年认知、情感和动机来研究分析农村青年的社会态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一、样本与资料 (一)样本设计 调查的样本设计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达程度的农村,以及具有不同职业的农村青年等因素。具体抽样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县市的抽取。为了尽可能增加样本代表性,抽样设计中考虑到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成都郊县、雅安、西昌凉山、广元、宜宾、达州、阿坝七个区县(州)作为调查区域。 二是乡镇的抽取。在各区县(州),我们采取简单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2个乡镇,共计14个乡镇,作为调查点。 三是调查对象的抽取。调查对象的抽取由调查乡镇协助完成。联系时告知被调查乡镇:所进行的是“西部青年发展状况调查”,“需抽取50名年龄在1978年及其以后出生的农村青年,尽可能兼顾到性别平衡”。由于取样要求中仅提出年龄与性别的要求,而没有涉及任何与研究内容和主题相关的信息(比如是否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如果不存在某些系统偏差情况发生的话,可以把各乡镇在不知调查意图的情况下提供对象的方式近似的看作随机抽样。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本次调查于2006年暑假,采取结构访问的方式进行。访问员由成都理工大学全校范围内招募的志愿者组成,在进行访问之前,由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相关教师对其进行培训,并进行现场模拟访问实验。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3份,有效回收率为94.2%。男性占51.1%,女性占49.9%;高中及以上学历占33.8%,初中占50.1%,小学占8.6%,未上过学的占7.6%。调查数据资料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二、对建设新农村政策的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对于认知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农村青年的社会认知是对建设新农村这一社会性事件的认知加工,其中国家政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其社会意义,对国家政策理解与判断,反映了他们对此问题所掌握的认知情况和心理态度。 (一)对政策的了解程度 在本次结构式访谈的问卷设计中,设置了十类涉及农村建设政策的问题,采用“五级量表赋值法”,测量农村青年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情况,取平均值后,发现农村青年对这十类政策的认知有所差异(见表1)。
表1反映出农村青年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理解不很理想,对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两项政策的了解情况最好,三减免、三补贴、构建和谐社会次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再次之,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多予少取放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了解甚少。 需要关注的是他们对一些具体的政策了解甚少,可能与政策发布的时间和各地政策的落实有关,或与农村青年接受信息的途径和信息加工有关。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由于获得的信息少,对国家政策理解的不全面,往往会导致社会认知的偏差,出现狭隘、悲观、无效的推断。 (二)对建设新农村中政府应重视并改善问题的认知 在结构式访谈的问卷设计中,根据中央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设计了一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您认为哪些方面的投入应该是增加还是减少?是增加很多、增加一点、保持现状、减少一点、减少很多。”设置了与其密切相关的11个变量,用“五级量表赋值法”测量并取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