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7)05-00014-06 在走向日益开放的今天,青少年是在一种矛盾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现有3亿以上的青少年[1],从社会层面看,他们是幸运的;但从心理上剖析,他们又是寂寞的。说幸运的,是因为他们生长在社会繁荣发展时期,这些来自80、90后的青少年从小既没有经历饥寒之苦,成长中也没有遭受失学之痛,他们是在父母双亲的精心呵护与社会倍加关爱下成长起来的。也正因为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来得容易,反而使他们不能在生活的经历中,得到人格发展和社会认同所需要的体验,其结果造成了青少年物资生活“营养过剩”,心理需求“营养不良”的寂寞困境。 青少年生活内涵的矛盾,产生了许多令学校、家长乃至社会烦恼的所谓“青少年问题”。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健康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与自我塑造。本文选择这个命题来讨论,目的是想通过对青少年生活体验缺失的剖析、学校家庭日常生活资源的开发和生活体验教育的探究,希望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在发展健全人格上有所帮助。 一、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连续生活的体验 青少年时期在年龄上的意义是模糊的,社会学家认为它是从生活依赖到独立自主的一段时期。本文以教育历程来界定,“青少年时期”是指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一段时期。社会与家庭常把“青少年问题”或“生活缺失”的成因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败,而学校方面又抱怨家庭教育失当和社会不良影响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根据笔者的研究与了解认为,家庭教育失当是形成青少年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属于次要原因,至于社会影响,只有在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削弱,并对青少年积极影响出现松动时,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影响才会发生作用。如果我们把青少年问题看做是人格发展障碍的话,那么病根发生在家庭,学校使病情表现,社会让病情加重。 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次序与和谐,需要连续生活的体验。针对青少年成长的需求,我们可以在宏观上把道德分为意识形态化的道德和日常生活的道德。日常生活道德是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大多与生活要求、生活习惯等结合在一起。这部分道德是理解社会伦理的生活基础,是完成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任务。本文以此作为讨论的重点。 1.青少年生活缺失的补偿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从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开始,不断去追求更高一层需要的实现。而任何一个层次需要的缺失,都会在人格发展构成中造成失衡现象。人生好比乘坐生命列车的旅程,从童年启程抵达生命的终点。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只有经过完整童年与青少年的生活体验,才能安全地进入成人世界,发展适应性的社会行为。而我们现在的青少年“乘客”,一方面电子网络使时间呈现出了平面化,缺失了向纵深穿行的生活历练与体验,进而出现了“生活缺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剥夺了青少年的课外生活体验,难以从生活历练中体验到如何处事、待人、抗挫折、负责任等心理成熟的行为。由于成长中的生活缺失,青少年将产生对生活缺失补偿的渴望。 生活缺失是指青少年对生活经历中某种需要不满足而造成的不平衡的心理体验,它可以成为青少年投入生活体验以弥补这一缺失的心理动力。由于有生活缺失心理的慰藉与补偿的需要,学校和家庭作为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防线,针对青少年缺失性生活体验需求,应当负起责任并有所作为。因此,我们需要开发生活资源,促进心理发展需要的生活体验,实现缺失心理的慰藉与补偿,发展青少年社会适合行为。 2.日常生活道德教育稀缺性的诉求。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道德教育,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都被遮蔽在意识形态化的道德教育中,从而成了稀缺性资源。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日常道德规范是通过非文化传统下的教育表现出来的。比如,“诚实”、“守信”更多是与“仁义”、“忠孝”相联系;二是从目前所重视的道德教育来看,是意识形态化的高层次道德,而对日常生活的道德要求则缺乏规范与教化。例如,“诚实”、“实在”等日常生活道德品质一般都转换成“光明正大”、“实事求是”等意识形态道德来宣传;三是传统的日常生活道德观念需要经过现代理性的开发和培植,与时下相适应的日常道德规范还有待于形成与完善。 关于德性品质,不管是孔孟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一个人的德性品质获得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生活实践,二是教化培育,二者缺一不可[2]。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学习必须要有生活体验,不能完全依赖课堂,必须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和创造生活。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常常违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太长,活动的时间太短。调查显示[3],有63%的学校没有固定的课外活动安排,仅有3%的学校每天坚持一节课的课外活动;73%的学生和60%的老师认为,每天参加一定时间的课外活动很有必要。中学生对学校开展课外活动表现出的渴望,这是青少年成长的需求,也反映了日常道德教育的稀缺。从人格发展的观点来看,开发日常生活道德活动课,是弥补青少年生活体验的需要。 3.生活的过程也是品德建构的过程。对道德的探讨历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孟子说过,仁是人的安宅,义是人的正路。苏格拉底则说,道德涉及的绝不是普通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大问题。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他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为什么生活会有意义,是因为道德价值与其他价值一样,其宗旨也是为了促进幸福人生或美好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态度,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品德建构的过程。 生活就是生存、活着,但生活并不仅仅为了生存、活着,还因为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促进美好的生活。从过程上看,生活的过程与道德学习、道德建构的过程是同一的过程[4]。从逻辑上推理,我们无法想象有生活之外的道德,首先,人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就是人的存在的展开,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品德建构生成的过程;第二,道德无法脱离生活,道德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道德不能单独存在,那么道德生成与建构过程自然也不能单独存在了。大家都知道,生活体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意义,如健康的社会性人格、较强的人际智慧、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只有通过生活体验活动才能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