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卡片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大众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宋丽萍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具有商品化、市场化、平面化和市俗化、娱乐化等特征。青少年作为大众传媒最热心的读者、听众和观众,是现代大众文化参与的主体,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也最为深刻,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 大众文化在赋予青少年生活色彩的多样化、积极的主体意识和开放的民主意识地同时,也引发青少年的消费主义观念,诱发其行为方式上的“异化”,易使青少年淡化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冲击青少年对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学习和继承。为此,大众文化背景下,我们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采取如下对策:大力倡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根据大众文化的环境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建立建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机制,包括政府的行政干预机制、社会的系统教化机制及媒体的自律机制,向青少年提供雅俗共赏、活泼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

      原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京)2007.5.53-56

      试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实践的培养

      朱嘉兴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有益、符合主流社会期望的重要行为,是一种以利他性和亲和性为特质的人类行为,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的行为表征。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建设中,以培养亲社会行为为载体,既能克服以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由于忽视行为训练而导致的青少年道德认知收效差和知行脱节的弊端,又能切实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水平。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归根结底是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是由内化的道德认知和外化的道德行为组成的。亲社会行为作为道德教育的实践方向和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产物,可以通过社会教化和训练的方式进行培养。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笔者认为有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归因训练法和行为激励法几种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路径。

      原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86-87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社会学控制研究

      王中原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自残现象时有发生,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网络成瘾症、强迫症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数不断上升;大学生偷窃、打架、赌博、考试舞弊等违反校际校规甚至违法犯罪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是对社会或文化体系和社会期望的偏离。按照社会控制理论的观点,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由那些应该起到约束作用的社会纽带弱化引起的,这些社会纽带包括:“附属”(指的是附属于其他遵从者)、“奋斗目标”(指的是投入时间和汗水为实现诸如上大学等传统目标而工作)、“参与”(指的是参加各种常规活动,以便减少可能反社会的时间)和“信仰”(指的是接受常规的道德观念)等。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控制,预防反社会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增强人缘的控制力;实行目标激励,加强过程管理;加强行为规范约束,注意重点阵地预防;建立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要引导青少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原载《企业家天地》(长沙)2007.9.174-175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情感教育对策

      佟雪峰

      一般认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感既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情感也是为了情感本身,既特定的情感、情绪体验;情感既是推动我们行动的心理动力,也是我们行动的最终目的。攻击性从本质上来说,是在特定情绪、情感(挫折感、失败感、屈辱感等)的激发、指引下,实现特定情感目标(自尊\自信等)的活动。安德森(Anderson)等人最近提出的一般情绪攻击性模型是当前解释攻击性行为的一个较流行的模型。国内最早研究情感教育问题的学者朱小蔓教授认为,情感教育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实体性的教育形式,她更关注“为什么和如何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而对其施于教育的力量”。关于攻击性的矫正,国内学者已经提出了丰富的实践策略:培养青少年的移情能力,鼓励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教育青少年学会宣泄侵犯性情感,干预青少年的侵犯事实,帮助青少年掌握解决人际冲突的策略、技能等。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应重视青少年的情感生活,教师应提高对学生情感需要及其主导满足方式的鉴别和引导能力,善于升华学生的情感需要,降低或转移学生的攻击性。

      原载《思想理论教育》(沪)2007.7/8.149-15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