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913.5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倍受瞩目。许多国家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采取了扶持青少年组织、指导青少年活动、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等方式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中央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也发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内理论界始终密切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范围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专题调查就有10次之多,区域性调查则难以全面统计。这些调查在客观描述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非常有价值的。但由于研究的切入点始终是把青少年作为“教育的对象”,研究目的定位更多考虑的也是如何“改进教育者的工作”,青少年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相对成为研究“盲点”。本课题参照已有的国内大样本调查和1996-2005山东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2005年山东少年儿童状况调查的原始数据,对青少年的本质特征及其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对青少年在思想道德建设中主体作用缺失的原因,以及作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载体的道德实践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青少年是思想道德建设的能动主体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过渡的最重要的时期。虽然终身学习、终身社会化的概念已得到普遍承认,但“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主要是在青少年阶段完成的。“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青少年时代通过学习、训练、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人格特质,所达到的社会化水平,将直接制约其一生的发展。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青少年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由依附向自主的过渡性、传承文明的继承性、参与社会的开拓性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的本质特征,恰恰说明了青少年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一)由依附向自主的过渡性,显示了青少年人格主体地位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看,人的一生有两次“断乳期”。幼儿时期的“断乳”终止了孩子在肉体上对母亲乳汁的依赖;青少年时代的“心理断乳”则标志着对成人的心理和人格依赖的结束。“剪断脐带做大人”,逐步摆脱对师长全方位的依赖,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为自律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是青少年时代“成长的要求”。虽然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仍然需要成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但人格独立性的发展却遥遥领先于经济独立能力的形成。 从幼儿期的“生理自我”、儿童期的“社会自我”,到青年期的“心理自我”,青少年人格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从生物学的角度,每一个剪断脐带的新生儿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一个生理的自我;从哲学的角度,自我是通过社会交往、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通过人们的相互作用而确立的社会的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自我是“本来的我”、“镜中的我”与“理想的我”的有机统一;从文化的角度,自我是从“自然个体”经过“社会个体”向“个人”的转化过程。显然,人格的形成不是个体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觉,通过“镜中的我”,内化他人与社会的态度的结果。个体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判断自己行为并构建自己的行为模式,这一过程就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 当儿童被教导说,“好孩子应当讲卫生、有礼貌”,“好孩子应当爱学习”,“好孩子应当帮助别人”,“好孩子应当如何……”的时候,他们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而当他们因为接受了社会价值标准,为了“做好孩子”、或者为了得到社会“正面评价”而“主动模仿”和“选择”社会认可的行为时,他们则开始表现自己的主体人格。“过渡”的过程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内在阶段:第一阶段:被要求做好孩子,并通过观察和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做好孩子——成人居高临下把孩子作为迷途羔羊赶往天堂——孩子完全处于被动接受位置——他律人格阶段;第二阶段:为了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表扬模仿正确行为——通过成人的反馈,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模仿“好的行为”——由他律向自律转变阶段;第三阶段:体验到做好孩子的成就感——内化“好孩子标准”——自觉地选择“好孩子”的行为模式——人格自律阶段。 (二)传承文明的继承性,展示了青少年文化主体地位 青少年在社会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传承人类文明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不断地学习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社会文化才得以传递,社会生活才得以延续。没有这样一个过程,人类文明就会出现断裂。作为人类文明链条上不可替代的环节,青少年接受并传递人类文化具有内在的主动性。这一主体性特征从孩子睁开眼睛看世界充满好奇的发问中就可以初见端倪。 当孩子不知疲倦地提问“天为什么是蓝的?花为什么是红的?天为什么黑了又亮?小娃娃从哪里来?人为什么会变老?小蚂蚁为什么能背起比自己还重的东西?”透过这些天真幼稚的问题,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孩子了解世界的强烈渴望。这种“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青少年作为文化主体的内在需求。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青少年了解世界的渴望,而不是扼杀孩子的求知欲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学习的天才”,就像韦氏大词典的编撰者从小生活在讲多种语言的家庭环境中,很自然地认为人们讲不同的语言“一点儿也不奇怪”,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人对话“很正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