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词从西方翻译而来,但中国古代就有“人文化成”[1] 之语。文化人类学派的鼻祖泰勒(R.B.Tylot)曾对文化下过至今仍被认为权威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凡欲以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等在内的复合体”[2]。但“不同民族、社区及社会集团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与取向”[3]。中西文化即属于两种典型的不同特质的文化,正因其“不同”,在传播、接触的过程中便容易产生碰撞和冲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中国之文化必将随着民族之崛起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文化也将随着交往的频繁无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说:“一种文化决不仅是地理上某空间、历史上某时期的那一大堆东西,其中必然还蕴含着一种意义或精神,这种无形的存在便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维系一个民族成为统一而不破灭的群体所必需的内在纽带。”[4] 可见文化对民族、人群的影响至巨。上溯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中国社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于是中西文化间无穷复杂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5] 当下的中国要走向世界、实现崛起,就不能不从其历史的、民族的、情感的等多种“无穷复杂”的因素中理出头绪来,科学而冷静地看待中西文化的碰撞及其影响。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如何引导青少年以“我”为主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是一项重大的课题。本文从人生价值观、国家民族观、义利观、情爱观、物质生活观、网络文化观等几个方面,探讨中西文化碰撞对青少年的影响。 第一,对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是中西文化冲突和影响的深层根源,它决定并影响着青少年的其他观念。从价值本位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强调集体利益,要求个人服从集体,倡导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体的利益以维护集体的利益,属于典型的集体本位价值观;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群体至上,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从价值判断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倡导志存高远,无私奉献,追求的是至善至美。而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政体中则浸透着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6] 有学者认为,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从总体上看,“人生理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即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和谐的统一。”[7] 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涌入中国,中国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三大基本变化:群体本位主义取向向个体本位主义取向偏移;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偏移;理想主义取向向世俗性、物质性取向偏移。[8] 这种由集体本位价值观向个体本位价值观的转变,一方面体现了当代青少年个体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内在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忽视个体价值的修正,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另一方面,必须看到,集体始终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将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处置得当,将会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如若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极易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如若不择手段地以牺牲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则不仅会危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行为在一些青少年中有相当的市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升华。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 第二,对国家民族观的影响。钱穆认为,文化本身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一种文化在其整个历史演进的全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历史赋予它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他把此称为中国文化之“民族精神”或“历史传统”[9]。为此,我们在研究中西文化碰撞时不能不关注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从我国传统的国家民族观来看,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整体观念——主张国家的团结与统一,反对分裂,整体至上;二是和谐观念——谋求国家、民族内部的和谐以及与他民族、国家的和平相处,爱好和平,鄙视侵略,反对战争,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当代青少年是爱国的,“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结”,能“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作为思考问题的起点”[10]。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青少年的国际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并不排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思想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那种狭隘的甚至是宗教狂热式的爱国主义的影响,这是一种理性、务实的眼光和态度,一种既自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加速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又坚决维护民族尊严、国家利益的新的民族主义观,在当代青少年中出现并开始扎根,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不可忽视,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大学生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青年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最终达到他们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11] 有的青少年盲目接受西方全球化的政治观点,赞同“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认为天下已是“一家”,国家民族观念淡漠,缺乏对西方“西化”、“分化”图谋应有的警惕和鉴别;有的青少年因为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强大而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甚至丧失国格、人格。中央编译局学者薛晓源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序文中认为“文化产业的全球化使得民族国家的主权弱化和传统文化边缘化”,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12],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13] 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庄严而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