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培养 杨桂芳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实现。关于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内涵目前还没有具体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它是指以和谐为核心的一种社会价值观或社会价值取向,是人们追求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谐理念、和谐精神是由和谐文化内化而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知识性、体验性及主动性三个特点。倡导和培养青少年的和谐理念、和谐精神,要打好两个基础:思想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宣传,文化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创造两个条件:客观条件为和谐环境的建设,主观条件是道德修养的提高。 原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京),2007.3.40-43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漫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陈红 杨艳 刘平涯 当前,“婆婆脚,鸭婆嘴”耳提面命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在青少年面前光环渐退。因此,我们要努力探寻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准的新途径。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追求单一的功利目的,造成其功能上的失衡。教者不能只是对青少年实施道德禁令、道德规范的约束性行为,应提高青少年的主体性,促使其潜能的焕发、素质的优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人们思想、心理状态活跃和良性的追求,“和而不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要摈弃话语霸权,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取得实效性。我们要区别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无视两者的区别,难免会“种下龙种,收获跳蚤”。在社会变革的今天,我们不能只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道德观念要随历史的步伐做出自我调整,要勇于突破传统。 原载《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南宁),2007.3.23-24 关于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几点思考 谢启文 预防和解决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通过社会性预防和综合治理,消除各种诱发青少年问题的因素。社会性预防就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都来关心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食粮。政府和社会需要通过弘扬主旋律,倡导责任意识,使青少年养成积极的“情”和“意”,实施主动的“行”;要铲除文化垃圾,严格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保持其高雅文明、空气清新,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是非标准;要积极占领网络阵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洁净的网络环境;要加快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在于把娱乐与建身、益智和茁壮成长结合起来;要引导娱乐性消费,引导青少年变被动消费为主动、合理、有计划的消费,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学业上,不去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原载《青少年研究》(济南),2007.2.21-23 论加强耻感文化教育对防治少年犯罪的价值 王春林 导致当前少年犯罪增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耻感文化教育缺失。“耻感文化”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决定的,是中国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耻感文化本是一个文明社会基本的价值标杆,十分清楚的道德界限。但不知何时起,这个界限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这种变化与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迁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价值多元化是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但承认多元性决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对少年进行耻感文化教育,有助于其个体内在的德性的养成,有助于激发人的进取、向上精神,有利于少年自律,有了羞耻心,就会有向善的追求,因而自觉从事修养、接受教化。在对少年进行耻感文化教育时,应当结合少年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要贴近少年生活,必须联系到每个少年个体,要使得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理想宣传教育的手段,帮助少年确立积极饿奋斗目标,充实少年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原载《行政与法》(长春)2007.5.26-28 穗港澳台多地青年交流工作创新研究 广州市青年联合会秘书处 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工作中,穗港澳台青年交流合作对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各个创新要素,如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人才创新等等,都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加强穗港澳台四地青年的交流合作,还有助于增强四地青年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增进四地青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提高四地青年的综合素质。目前,以青年社团为平台的交流合作是近年来穗港澳台青年交流合作的主要方式,其中穗港澳三地的交流合作,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规模,并平稳发展,但与港澳相比,与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比重较小。总体而言,穗港澳台交流合作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对港澳青少年交流的吸引力有削弱趋势,广州本地学生对交流合作兴趣不大,未形成项目化管理机制等。在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时,广州应立足于自身特色,创新交流合作的观念、模式与制度,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保持与港澳台三地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才能在竞争中持续发展。 原载《中国青年研究》(京)2007.5.18-22 隐蔽青年现象探析 刘争先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隐蔽青年指的是失学失业的青少年,终日躲在家中,长期处于“隐居”状态,甚少与人交谈,日以继夜地与网络为伴,并与学校、社区、工作、朋辈逐渐隔离,对现实生活缺乏信心。 “隐蔽青年”现象并非是香港特有的严重社会问题,而是正在向全世界蔓延的国际性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是青年主观状态与社会客观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青年身心发展特殊性和亲子交流的缺失,使他们容易逃避现实,网络展示的全新虚拟社会环境,无疑为青年隐蔽提供了或然性的转化平台。经济与社会环境变化造成的制度性排斥、文化排斥及人际交往排斥,加上持续地缺乏成功经验、正面认同、机会及选择,逐步形成隐蔽青年现象。社会过度整合与个人主义的泛滥是香港出现隐蔽青年现象的另一因素。青少年要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回归社会,走出隐蔽。家长应该重视亲子交流,社会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从而避免、预防和解决隐蔽青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