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分析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卫小将,李建权,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卫小将(1979—),男,山西交口县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社会工作专业讲师,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2006级硕士研究生;李建权(1965—),男,山西兴县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副书记、副主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2004级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质是处理人与情境的关系,而情境是一种“场域”,这个“场域”至少包含三个因素:个体、环境以及二者的关系。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情境的密切联系又决定了情境分析在解决青少年问题过程中的作用。个体在当下“情境”中的某种行为是对以往“类似情境”的定势认知所造成的,所以社会工作者要纠正其当前行为,必须对早年“类似情境”进行回朔分析。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7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254(2007)03—0012—03

      社会工作是一门建立在科学知识和人类关系技巧之上的应用社会科学,其目的在于促成个人、群体和社区的和谐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隶属于社会工作范畴,它以青少年为特定服务对象,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原则和技巧等应用于教育机构以及实施当中,通过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等系统的互动,解决其问题,增进其人格,形成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四者的良好关系。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质就是处理青少年行为与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的关系。而这里的环境指个体意识到的或虽未意识到但对个人心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也就是我们下文要说的“情境”。现阶段探讨“情境”分析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对于解决青少年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一、对“情境”的阐释

      按照《辞海》的界定,“情境”是指个体在采取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它是人类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主要包括有机体本身和外观环境。从字面原始意义分析,将“情境”一词一分为二:“情”指情感、感性、认知和态度,主要指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而“境”指环境、境域,在这里主要指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境域。二者相融,旨在动态地说明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取决于不同的“情”对“境”的界定和阐释。由此,构成“情境”至少需要三个要素,个体、环境以及二者的关系。20世纪美国著名情境社会学家威廉·托马斯与妻子多莉斯·托马斯曾将“情境”具体解析为分为三大类:(1)真实的情境:指个体(包括个体)周围存在的他人或群体;(2)暗含的情境,指他人或群体行为中包含的一种象征性的意义;(3)想象的情境,指在个体意识中对他人或群体行为象征意义的认知和解释[1]。为了更好地理解托马斯夫妇的观点,我们依这三类情境为轴心画三个同心圆(见图1),

      

      图1

      从图1可知道:(1)从真实的情境到想象的情境,广延性越来越大,实在性越来越小;(2)真实的情境引起暗含的情境,暗含的情境引起想象的情境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3)想象的情境虽然是被建构和创造出来的,但对个体行为的产生却有决定意义。事实上,托马斯夫妇提出的三大情境就是在阐述“情境”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提出了著名的情境定理,该定理概括为:“如果人们把情境界定为现实的,那么在其结果中它们就是现实的”。威廉·托马斯说:“情境是个人和群体在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一组价值观与态度,人们的活动就是依据它进行的。”在这里托马斯夫妇将情境解释为态度、认知和价值观,直接抓住了情境的三个要素,详细明确地突出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本质,实现了“情”与“境”的完美结合。另外,还可以用“心理场域”来理解“情境”。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勒温的“场域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活动或行为是在一定的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进行的,心理场包括个体(Person)和环境(Environment)。人的每一种心理活动或行为(Behavior),既取决于个体的状态,也取决于环境,更取决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和环境的函数:B=F(PE)[2]。在此基础上,现代社会学习理论奠基人班图拉提出了交互决定论,即把相互依存的行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看作相互连锁的决定因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这样不仅把人的认知因素对行为具有因果影响的观点突现出来了,而且人也会对事态环境的发展起到调节作用。这样就把情境的理解为三个要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为通过情境分析解决青少年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与情境

      青少年“Adolesc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Adolescere”,意为“成长为成年人”。所以,青少年既不能完全归于儿童群体,也不完全属于成人群体,他们是一群处于过渡期的“边缘群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折射现出一些鲜明的、不稳定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与“情境”保持着某种联系,按照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黑箱理论”,我们假设将青少年的头脑看作是一个“黑箱”,人们只能观察进入“黑箱”的是什么(外界刺激)和从“黑箱”里出来的是什么(行为),至于“黑箱”内部的过程(个体对刺激的认知),则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测量的。所以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情境”中外界刺激对个体自我意识形成的影响。

      (一)自我评价与情境

      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身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3]。青少年不仅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急剧不平衡时期,而且开始尝试探寻自身的社会角色、地位、权利和责任。因此,他们的生活空间分化速度较快,分化程度相对较大,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要承担的义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对自身的形象和周围环境开始产生一种不熟悉、不确定和不信任感。

      这样就很难以做出一种客观、理性的自我评价,所以转而会积极找寻外界群体(特别是朋辈群体)对自我的评价,正如库利所说的,个体通过镜子形成关于自己形象美丑的评价,同样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也是把别人的眼睛当作镜子,凭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形成自我评价。而这种外界群体的评价会形成一种情境,进而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二)自我控制与情境

      人们常常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还是环境的牺牲品,是自己生活的编剧、导演和演员还是自己处境的俘虏,罗特把这个纬度叫做“控制点”。“控制点”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一个显著特点,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且试图稳定而持久地控制自己,但在主观的我和社会的我之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所以需要自我控制的有效调节,否则会产生挫折感,进而可能表现为消极性的行为。一般青少年认识自己和控制自己的途径有三:一是以他人为镜调节自己;二是以自己活动的结果为镜调节自己;三是通过对自己的内部世界的分析、内省认识并调节自己[4]。而他人、自己活动的结果和自身的内部世界也会构筑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控制。

      (三)自我效能与情境

      加拿大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班图拉在他的研究中捕捉到积极思维的力量,并提出了著名的自我效能理论。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或可能做到的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估[5]。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对自己的能力的评估很难保持一种客观性,他们自我效能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以往行为的成败经验的归因。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制的因素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制的因素则可能会增强自我效能。而这种归因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所以情境对自我效能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