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口” 刘宏森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核心与基础。想象力是人们从事科学创造、艺术创造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从人类自身进化的过程看,想象力还是促进人类成长发展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推动力。想象力一般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性想象。科学创造、艺术创造中,人们常常通过一种把握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同构”关系的“综合”方法,创造出新的思想成果、新的事物。在人生发展中,以前人经验为榜样、以新的现实为参照,都是在想象中进行、完成的。培养想象力,推进想象力的提高,要在不段夯实“陈述性知识”和经验基础的同时,学会善于尝试在事物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通过艺术接受过程参与艺术创造活动,接受艺术想象的导引,生发、训练和提升自己的想象力。 原载《青年工作论坛》(济南),2007.1.33-36 青少年网络伦理失范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王金山/钟小燕 网络给我们带来诸多促进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种种社会和道德问题。由于认识上、教育方法上和教育内容上的滞后,青少年网络伦理失范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其主要表现是:价值多元化社会导致的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网络开放性和自由性导致的无政府主义泛滥;网络自身安全性差造成的网络犯罪频发;色情网站大增,“触黄”是年轻网民猎奇时的一道“坎”。防止青少年网络德育教育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教育,把诚信教育与增强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规范网络行为的根本途径就是网络立法的道德化,使网民在网络世界遨游、追逐网络利益的同时,把信息时代的外在行为准则要求变为内在的心灵立法,形成良好的网络社会风尚,为青少年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 原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郑州),2007.1.49-51 社群隔离与青年农民工的犯罪 张雪筠 当下中国城市中市民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隔离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2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群体在职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居住空间与心理认同等等方面都显现出与城市居民的差异与隔离。可以说,青年农民工进城的同时也是他们重新社会化的过程。但是城市生活不仅无助于他们打破旧的角色意识,反而加剧了他们的心理不适应,从而与城市主流社会与主流文化更加疏离。青年农民工缺乏城市亲近感与归属感,城市居民也在心理上排斥与歧视农民工,缺少对他们的尊重与理解。在这种冷漠与隔膜中,青年农民工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范,出现对城市的仇视心理和过客心态,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扭曲,犯罪很容易产生。在推进二元制户籍改革的同时,消除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隔离是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和减少青年农民工犯罪的重要途径。 原载《青少年犯罪问题》(沪),2007.1.20-23 探析当代青少年偶像的变迁 罗丽榕/陈利华/袁宇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对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人物的崇拜发展到今天的“追星热”,自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现实的社会原因和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原因。“文革”后的青少年在把探视的目光投向“流行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星效应”随处可见,明星成为青少年新的兴趣中心和崇拜偶像。流行偶像又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多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而娱乐圈的偶像更贴近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追星”在产生为青少年提供前进动力等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消极的影响。盲目崇拜,盲目消费,容易使青少年迷失自我,空耗青春。狂热地迷恋“明星”还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不冷静的行为,不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对青少年的“偶像教育”刻不容缓,并把它同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文化教育、休闲文化结合起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原载《南平师专学报》(武夷山),2007.1.33-36 高校基层党团组织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孙景福 高校基层党团组织是帮助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组织。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具有广泛联系青年学生的组织优势,在青年学生当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和亲和力,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信仰,接纳新的成员,组织学生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学习政治知识,锻炼政治参与技能,因此,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党课”和“团课”制度,更是直接向青年学生宣传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把党的宗旨和性质揉合到了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罗伯特·E·道斯认为,“人们关于政治传统或政治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的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政治社会化就是获取这些知识的一种或多种过程。”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帮助他们将来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桥梁和纽带。 原载《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南宁),2007.1.18~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