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教育 主持人苏志宏(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运行模式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移,标志着中国社会从传统生产型社会向现代消费型社会的转化,不仅拉动内需和刺激消费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关键环节,而且消费价值观也开始由传统“节俭”型向现代“开源”型过渡。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消费价值观的梳理、建构和导向,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栏目所刊载的四篇论文,是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和学生工作处共同主持的“成都地区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项目的部分成果,它们分别涉及了本次调查的数据及其价值取向分析、贫困生的消费状况及其思想教育和引导措施,以及以这次调查的数据为基础,从当前中国的意识形态矛盾结构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高度出发的理论思考,它们既体现了国内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教育中所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具体问题及其对策,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发掘、整理和阐释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7)01-0013-0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刺激消费、启动内需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生产的基本动力,一种消费主导型的社会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兴起。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价值导向的巨大变迁,使得消费观念在当代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领域内的地位日渐突出,对于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社会交往关系的引导乃至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学平衡,都已经发生并将持续发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就是在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素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则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如何将这一“本质要求”和“本质属性”与当前复杂而多元的消费价值观接通,建立起以前者为基本导向的社会主义消费观,既是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和新领域,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 一、当前消费观念的结构性特征 最近,西南交通大学的有关部门组成了“成都地区大学生消费状况调研小组”,对位于成都市区10所大学的1,400余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在回收的1,223份有效问卷中,反映出了这样几方面的共通性特点:成都地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市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大体持平,且呈现出理性与健康的基本态势。譬如,有60%~70%的大学生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和“负债消费”持反对态度;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不赞成透支性的“提前消费”,多数学生都能量入为出,消费具有一定的计划性,说明传统的“节俭”消费观在大学生群体中仍然有较大影响。本文则主要关注调查中表现出的新动向和新观念,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类分别为:(1)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尽管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53.1%,但购买专业书籍、参加各类能力培训等“发展消费”的支出已经占22.6%;用于高档服装、化妆美容、休闲娱乐、旅游等“享受消费”的支出为24.2%;有52%的大学生每学期支出100元以上用于购买水果、牛奶等营养保健食品,其中每学期400元以上者达4.7%;54.7%的大学生购买了伤病医疗保险;每学期支付50元以上用于购买体育器械者达14.3%;对于大学生使用手机,有21.7%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48.9%认为“较为必要”,占受试人数的7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过去那种节衣缩食、将节俭本身视为目的的消费观,已经为一种基于“量入为出”、倾向于自我发展、身心健康、风险意识以及休闲享受的新消费观所取代,消费的目的已经多元化。(2)调查中更有3.7%的受试者的部分消费支出来源于自己“打工”或“投资”所得。尽管为数不多,比例不大,但体现出以自主性和独立性为内涵、以“开源”为主导的新型商业文明的节俭观正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形成。(3)对于穿着名牌服装的目的,有41.9%的学生认为“质量好,舒适、耐穿”,27.1%认为“有个性”,15.5%强调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对于手机的选购标准,关注其价位的占43.5%,关注其质量的占29.6%,关注其品牌、款式和时尚的占9.9%。说明在大学生注重节俭的理性消费观中,“节俭”的时代内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节俭观是在省吃俭用基础上以备基本生存的不时之需,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商品本身,侧重于考虑其实用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在大学生对于名牌服装和手机等消费品的看法中所体现的,则是一种基于品位、档次和发展需求上的“节俭”,商品的品牌意识、性价比、文饰(符号)价值、个性化的需求等市场经济特有的消费理念,已经占据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主流。(4)70%以上的学生对于“高消费”持赞成态度,且有1/3左右学生的消费水平高于市民的平均水平,说明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生活上的高消费都已经是这一群体中的普遍现象。(5)大学生消费信息来源主要为广告、家庭和同学,反映出大学生消费观的自主性、自觉性较少,从众性、盲从性较高。(6)有12.7%的学生认为,同学聚会应当选择“西餐馆”;购买手机时,29.3%的学生宁愿选“洋货”;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的开支持肯定态度。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观中的“西化”倾向已渐成趋势。(7)有52%的学生,每学期请客、送礼等“人情消费”的花费在100元以上,其中400元以上者达7.9%。说明关注商品交换价值的“交换性消费”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认可。考虑到大学生将来的发展及其将占据的社会地位,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 以上分析对于理解当前中国消费价值观,可以有这样三个启示:(1)新旧交替、以新为主的矛盾性。传统量入为出、计划消费的“节俭”观仍在起着主导作用,但其表现方式已经是市场经济中“物尽其用”、“物有所值”的新消费理念,其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是体现了开拓精神的“开源”型消费观。(2)价值多元、需求多样的结构性。尽管以实用为基础的使用价值仍然是消费选择的基础,但蕴含在商品中的符号价值、交换价值在大学生消费观中的地位逐渐攀升,它们分别对应于消费主体的“发展需求”、“健康需求”、“风险需求”、“休闲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非基本生存需求;作为消费主义表现的“夸示性消费”和“交换性消费”,也在当前的消费观结构中占有相应的地位。(3)新与旧、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价值张力体系。调查表明,当前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消费观价值结构中,既有以“节俭”为导向的传统自然经济消费观和以“休闲”、“发展”、“健康”为目的的当代市场经济消费观的“新”与“旧”之间的矛盾,更有以奋斗进取的“开源”创新为核心的新型消费理念为一端,和以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交换价值为核心的消费主义理念为另一端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之间的矛盾。两对矛盾相互缠结,编织成一张复杂的价值张力之网。 新旧共存、积极与消极对立的价值多元的消费观体系,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这一充满矛盾的价值观体系,则是对这一社会转型中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和个性差异多样化的社会现实的观念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及其理论价值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消费的论述,有这样五个方面的内涵:(1)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性前提。从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出发,马克思认为,不仅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而且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机、需要和目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1](2)预示了“消费型社会”将取代“生产型社会”的历史趋势。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的矛盾时,马克思指出,这一生产方式的“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体系自身“对抗性”的分配方式,决定了这个体系内部的消费能力永远不能满足实现其剩余价值的需要,这一致命的“内部矛盾”,必须通过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外部的商品市场以增加消费商品能力的方式来暂时缓解[2] 547-548;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奢侈品生产和奢侈性消费不再是缩减消耗以增加积累这一传统消费理念的对立面,反而成为资本经营中的“必要”因素,作为“取得信贷的手段”,“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成为生产的成本[3];在1875年的一封信中,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将会达到“生产奢侈品”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社会将为所有成员的全面发展生产足够多的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从而扬弃资本主义生产将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人为地隔绝起来的狭隘状况[4]。(3)发展和培养人本身的消费能力是实现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前提。作为实现消费环节的条件和手段,消费能力是人身上的一种才能,发展这种才能就是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5] 225;现代化大生产不仅表现为生产体系的不断扩大和日益拓宽上,而且体现为需要体系的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上。后者的不断扩大和丰富,体现为高度文明的人身上的多方面的享受或消费能力[6] 392;资本作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一方面使得人的个性发展无论在生产上和消费上都呈现出全面性和丰富性来;另一方面,又将人的发展限定在以交换价值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之上,人的全面发展从属于剩余价值的追求[6] 392-393。(4)“自由时间”的增加为人自身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而节约的劳动时间等于增加了自由时间即人的发展空间,这对于人本身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从直接生产过程层面看,使人获得包括发展消费能力在内的“充分发展的时间”,相当于投资于固定资本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的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7] 在马克思看来,从事自由自觉的活动才是人的本性的体现,因此,人的自由个性及其自由发展,一方面要以人的能力的全面性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人的自由发展“不过是在有局限性的基础上,即在资本统治的基础上的自由发展”,是一种人的个性屈从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的发展。[5] 161(5)特定的消费活动既是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又是再生产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及其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前提条件。产品的消费过程,不仅是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的再生产过程,而且是个人自身的存在方式的再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再生产出处在他们的社会存在中的个人,因而再生产出他们的社会存在,即社会,而社会既是这一巨大的总过程的主体,也是这一总过程的结果。”[5] 230-231这里的“消费能力”,不仅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消费能力,而且是再生产思想观念和社会共同体的“文化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