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小A,高中三年级学生,平时喜欢上网,每周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大概四个小时。面临升学压力,小A的父母不大赞成他上网,希望他能够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其实,小A的学习成绩并不差,平时学习也比较用功,年级排名在中游偏上,他就读于一所市重点中学,还是校级的优秀学生干部。但望子成龙的父母对他的现状并不满意,对他有更高的要求,为此常常和小A发生冲突。小A十分困惑,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父母还没完没了地指责他,对他一点儿都不理解。小A上网时主要是用OICQ聊天,多数时候是和以前的同学,有时也和一些素未谋面的网友。这些网友,据小A说,是一些在校大学生。小A对能够在网上和大学生聊天感到很骄傲:一方面,他正在准备高考,对大学的向往使他对大学生颇有好感;另一方面,据小A讲,面临学习方面和家长方面的压力,他很难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虽然他可以向同学诉说,但同龄人面对的问题几乎是相同的,他们可以交流,但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相反,大学生是经历过这种磨练的,他们的意见往往很实用,而且,通过和他们交流,小A觉得自己和目标更近了,心里也少了一些浮躁。小A的父母说,小A每天放学后就呆在书房里,很少和他们说话,让他们很担心,但又不敢问他什么,怕影响他学习。小A说他有时也很喜欢和父母讲学校里以及从网上知道的有趣的事,特别是刚考完试想放松一下的时候,可父母一听是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就不想听了,不是说现在没时间听他说话,让他赶快去温习功课,就是哼哈应付一下。慢慢地,小A就只把他的问题和网友交流了。 案例二: 小B,高中二年级学生,相比之下学习方面的压力稍微小一些。小B是那种性情随和,喜欢交朋友,喜欢玩儿,心境悠闲的孩子,他父母的担心也就在于此。小B花很多心思在他的朋友们身上,如果有朋友叫他帮忙做什么,即便他自己有事也不会推托,会先帮朋友的忙然后再做自己的事。小B认为这样很有成就感,能够帮助朋友做事他很开心。但小B的父母觉得这样影响了小B的成长,认为小B做事太没有计划性,也比较没有上进心。在学校里,小B的成绩很不稳定,大概有这样一个规律,这一段时间贪玩儿,月考没考好,那下个月就会很投入地学习,再月考的时候就会名列前茅,但之后小B似乎也就不再追求新的目标了,就此放松下来,然后下个月成绩又会下滑。照他父母的话说,小B的朋友里,没有学习成绩特别好的,而小B一旦在他的小圈子里考了第一就不愿再努力了。小B自己也说可能是这样的,他发现自己的成绩在朋友中最好时就没有动力了。问他为什么不再多交些朋友,和那些成绩优异又稳定的人交朋友,不仅能让他的父母满意,对他自己的学习也有好处。可小B觉得他和那些人谈不来,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对朋友的事不热心,小B不喜欢他们,觉得和那些人交往只会增加自己的压力而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其实,学习成绩只是一方面,小B的父母最担心的是小B把他的朋友看得太重要,为朋友做太多的事,可能在分辨力不够的情况下被他朋友圈子里的个别问题少年带坏了,因为小B从不和父母讲他正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小B很坚决地说父母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知道他的朋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小B常说他有很远大的志向,但从来不说具体是什么。小B喜欢购买软件类杂志,开销很大,他的父母很不满意,认为是乱花钱,而且也分了学习上的心。可是小B说他的朋友都在看,他不看的话会没面子,而且实际上,他也的确很喜欢这些杂志。 案例三: 小C,初中三年级学生,曾经被学校开除过。小C的父母特别看重学习成绩,如果小C的成绩不好一定会挨打,但如果学习上有进步,父母就有求必应,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小C从小就很贪玩儿,脾气暴躁,好动,从没见他老老实实坐在桌子前过,学习成绩也一直不好,常常挨打。上小学时,小C的朋友就不多,他只和班上的两个同学交往。据小C的父母讲,那两个孩子的家人似乎从不管教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曾带小C去网吧,彻夜不归,他们几乎跑遍市内所有的网吧才找到小C。当时,那两个孩子也正和小C在一起,他们已经对在外面过夜习以为常了,事先也从不和家里打招呼,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小C的父母很痛心,恨铁不成钢,打小C更频繁了。现在的小C,只要挨打,就会跑出去找他的朋友,几天不回家。小C的父母也不清楚小C在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他们对小C似乎已经失去了控制。 一、渴望同伴,走出孤独 人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成长经历是不同的。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家庭、学校、同伴、媒体、工作环境等,都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但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人,这些因素起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童年时,由于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孩子对家庭几乎是完全依赖的,孩子的成长主要通过父母以说教和示范的方式实现;进入学校后,学校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逐渐取代了家庭,同辈群体的影响也日益明显;而工作以后,工作环境就成了塑造人的主要因素……由于这种阶段性的存在,面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家长会面临不同的教育问题。 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往往具有自我意识敏锐,同时又个性不成熟的特点。伴随着生理的成熟和成人感的出现,他们急切地想建立不同于“儿童”的新的自我概念,反对成人把他们当“孩子”看待,反感告诫、命令、指导,事事希望自己做决定,从而出现反权威倾向。但是,长期处于保护下的青少年,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依赖性强,习惯了被动接受影响,他们缺乏经验,缺少独立思考、承担责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真正面对独立,必须承担责任时,又常常表现出软弱、无助,甚至宁愿退回到依赖状态,进而逃避独立和责任。正是这种矛盾的心态,常常使青少年的行为不能符合成人社会的期待,并与成人发生冲突,使青少年与成人的隔阂进一步加深。当青少年不能对成人社会产生认可时,关注彼此行为、心态状况一致的同辈群体,发展同辈交往,就成了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辈群体交往,实际上是青少年与成人社会沟通不足的一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