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流变:从新青年到新人类

作 者:
李颖 

作者简介:
李颖,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新青年是现代性的启蒙者,其独立地思考、自主地选择的思维品质成就了其“反传统”的历史形象。新人类继承了新青年的这一现代特征,并将这一品质植入了大众日常生活的思维之中,从而实现了现代品质由精英世界向平民世界的流转。但是,不同于新青年,新人类对传统认知的缺失导致其现代性具有强烈的当下性,却游离于民族整体传统的绵延之流。民族的复兴需要传统的现代性而不仅仅是当下现代性。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新青年,是20世纪初围绕着《新青年》及其同类杂志而诞生的知识群体,他们是现代性的自觉启蒙者。新人类,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出生、成长、壮大的年轻一代。他们是最普遍具有现代思维品质和价值取向的群体。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变迁蕴涵着一个历史结论:中国的现代化成功在于人,滞后也源于人。比较新青年和新人类现代性品质上的同异,展现的不仅是一代青年的风采,也包含着对民族未来的关怀。

      一、现代性的继承:独立地思考、自主地选择的现代思维品质

      传统的社会基本上是“圣化的社会”。人们的行为受教条、习俗以及先知的控制。思考理性的恢复应是现代性的基本因素。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以其严酷的手段将国民变成了一种无力的机器部件。儒家经典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极权政治及封建宗法制度使国民在王权、族权面前束手无策。崇圣意识及顺民心态是传统中国典型的社会心理。以至辛亥革命后,皇帝赶跑了,民国建立了,但帝制复辟的闹剧依然在不断上演,民国最后也只剩下一块招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遭受了严重的挫折。痛定思痛,不愿成为王朝更替的历史工具的新青年们,史无前例地举起了国民性改造的大旗。新青年们对历史的贡献表现在他们独立地思考了中国现代化的深层障碍,他们勇敢地批判了专制统治下形成的民族心态,他们为民族的现代化选择了新的精神元素,这就是新青年留给后人的启蒙思想及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在恢复思考和行为选择理性方面,新人类应是新青年之后最幸运、最自觉的一代。新人类生长在一个安定且相对富足的年代,比起在新青年之后成长于熊熊战火中的抗日青年和解放青年,时代赋予新人类从容思考历史和人生的机会。新人类接受的是多元文化的熏陶,港台的、欧美的、日韩的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比于在独立和建国的亢奋中激情燃烧以至迷失的建国青年和文革青年,新人类有更强烈的文化比较和选择的冲动,而他们生长的时空条件也赋予了他们文化选择的勇气和能力。在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变化是常态。新人类见证并体验了诸如下海、市场经济、下岗、网络等新观念和新事物的诞生及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广泛影响。所有这些机遇、经历和体验都强化了新人类对父辈权威的颠覆。因为在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面前,父辈已经丧失了年龄和资历的优势,父辈同样是新手。相反地,由于较少既有观念的束缚,新人类对新生事物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当父辈为下岗而自怨自艾时,新人类们却以丰富的职场经历为荣;当父辈极其小心谨慎地触摸键盘的时候,新人类早已是网上冲浪高手。这个社会的反哺色彩越来越浓。经济领域年轻新贵奇迹般的诞生,越来越多相左于或超前于父辈思想的观念的成功实践,都强化了新人类自由自主的个性。在父辈的眼中,新人类从发型到服装,从语言、观念到行为都带有几分离经叛道的色彩。也许新人类和新青年关怀的历史主题不同,但新人类应是新青年之后远离经典、颠覆传统的最勇敢的一代。

      二、现代性的超越:现代思维品质的大众化、生活化

      人的现代化应与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如果以文化转型为表现形态的人的现代化不能与社会层面的现代化同步展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将受阻。在文化转型这一命题上,新青年是旗手,但新人类却在真正兑现着新青年们关于文化改造的承诺。将文化改造的命题由精英世界转移到平民世界、由理论批判转化为日常生活批判是新人类对新青年的超越。

      辛亥革命唤醒了一代新青年,他们勇敢决绝地向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种种社会规范发起进攻。其间,依托《新青年》以及后来在它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潮》《国民》等杂志而聚集起来的作者群及其忠实的读者群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教育并不普及的年代,这些高级知识分子自应属于精英的行列。正如《新青年》创刊号上刊载的《社告》所称:“本志执笔诸君,皆一时名彦”。而文化圣人孔子、传统的伦理制度以及传统的文本格式均成为精英们反思、批判和重建的直接对象。这是一次文化精英对文化经典的重塑,它诞生了许多学富五年、学贯中西的大师级思想家及文化人。

      《新青年》作者群的高等教育背景

      陈独秀 1901年东渡日本留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

      (1879—1942) 文科学长。

      蔡元培 1907年留学德国,1916年底被任命为北京

      (1868—1940) 大学校长。

      胡适1910年到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任教北京

      (1891—1962) 大学。

      李大钊 1913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17年底入

      (1889—1927) 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教授。

      鲁迅1902年到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

      (1881—1936) 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

      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高一涵 1911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1918年进入北

      (1885—1968) 京大学编译委员会工作,兼任中国大学、法

      政专门学校教授。

      沈尹默 1905年留学日本,后任教浙江,1913年任

      (1883—1971) 北京大学预科教授。

      钱玄同 1906年到日本留学,1913年担任北京高等

      (1887—1939) 师范学校国文教员,兼北京大学教授。

      刘半农 1917年任教北京大学,1920年到欧洲留

      (1891—1934) 学,1925年秋回国任北大教授。

      《新青年》忠实读者群的教育背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