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主体性道德教育与创造性培养

作 者:
寇彧 

作者简介:
寇彧,北京师范大学 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寇彧(1963—),女,陕西省西安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意识,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发展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青少年的亲社会人格。创造性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核心。青少年团体活动是有效的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和创造性培养的方法。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7)01—0035—06

      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①。但仍存在大量问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主体性道德教育问题。

      主体性道德教育已在全国开展多年,但实践中,教育者在思想上仍存在困惑:其一是还不完全清楚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其二是苦于没有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德育过程只是传授道德知识,让学生记住道德概念,养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1]。这样的道德教育模式,没有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性,没有引导他们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下思考、判断和选择,从而自觉地践行道德标准。所以说,这样的道德教育模式实际上是忽视青少年主体性的。

      一、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是维系和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必然要与他人发生关系,必须要面对与他人交往的问题和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关系的问题。而个体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学习和实践,经过各种冲突和应对,个体才能形成和发展这些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还包括形成处理各种问题的规范和准则,因为道德规范是在现实生活中生成的。因而,道德教育就是关于个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交往,如何促进自身的发展和为社会作出贡献范畴中的教育活动。如此说来,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个体的德性。德性是指个体在道德情境中自觉而独立地作出道德判断,实施道德行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和调节利益冲突的能力和品行。一个有德性的人,能够在复杂多变的道德情境中,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道德能动性和个体独立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在权威和外部的影响下被动盲从;同时,各种道德情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在个体成长的不同阶段,情境的特点和个体认同的道德规范是有区别的[2]。具有德性的人,在每个独特的道德情境中,都能够灵活地作出判断,区分自我、他人、社会,建立有效合理的道德规范,使自我、他人、社会和谐相处,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可见,德性的典型特点是独立性、灵活性和能动性,这三个特点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

      道德,又反映着社会和时代的价值选择。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年轻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3](P498)。这就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的创造性孕育在独立自由、和谐完美的人格之中,创造潜能的实现需要以独特的个性发展为必要条件,个性发展得越充分,创造潜能也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个性越是被束缚,创造潜能也就越容易丧失殆尽。所以,学校教育要以青少年为本,创造各种条件促进他们的创造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而不是禁锢他们的思想,束缚他们的行为。因此,当前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的独立人格,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培养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核心。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创造性培养,就是当前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青少年个体的成长包括认知方面的成长和人格方面的成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牵制,互相促进。前者构成了个体成长中的智力因素,后者构成了非智力因素(如图1所示)。在非智力因素中,具有评价特性的情感、意志和个人品性就是品德。众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创造性不仅仅受智力因素影响,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4](P225)。非智力因素既通过影响个体的智力品质起作用,又通过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而发生影响。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产生活动的动机,积极的情绪情感会使人的行动坚定地朝向目标;意志指个体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使人的活动具有了能动性,即使需要未得到满足,人们也能克服困难,维持自己的活动方向。这正是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定型作用。动力作用和定型作用展示了人们的主体性活动,也就是活动中的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的补偿作用主要通过良好的个人品性来实现,崇高的理想、广泛的兴趣、开放的胸怀、严谨的态度、良好的习惯等都能对人的认知发展起到补偿作用。

      

      图1 非智力因素作用示意图

      几十年来,所有研究创造性的大师,都非常重视德育或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教授提出了八条创造性人格特征:(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有探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和游戏有广泛的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中[3](P508)。斯滕伯格教授认为创造性人格特质由七个因素组成:(1)对含糊的容忍;(2)愿意克服障碍;(3)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得到发展;(4)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使;(5)有适度的冒险精神;(6)期望被人认可;(7)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3](P508)。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高创造性个体的非智力表现特征是:(1)健康的情感;(2)坚强的意志;(3)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需要、兴趣、动机、理想等);(4)刚毅的性格;(5)良好的习惯[3](P508)。从这几位大师的论点中不难看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所以说,要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不能简单地将创造性视为天赋,更应当将其视为后天培养的结果[3](P509)。创造性教育是当前德育的重要任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