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单身浪潮反思观念上的代际冲突

——结合个案访谈对大城市未婚族的一项研究

作 者:
苗国 

作者简介:
苗国,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作为社会关系结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恋爱婚姻家庭议题,已成为了青年一代与父辈之间在观念上充满代际冲突的一个愈加凸显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将现今青年单身浪潮放在整个社会环境越来越开放,两性交往越来越自由,接触渠道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反思这个议题,会发现这似乎是个相互抵触、矛盾的现象。而本文的主要着重点在于从代际冲突的视角切入,结合个案访谈总结分析其内在背景和深层次原因。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单身浪潮背后反映的是青年集体意识的一次转变

      一个社会的巨大变迁首先作用到的社会群体就是青年,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过来认为青年群体起到的先锋作用激发了某种社会变迁。回溯单身浪潮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个现象几乎成了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发展规律。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说,率先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西方各国都在二战后经过一个短暂的人口迅速膨胀期之后,伴随着经济快速腾飞,出现人口增长极度放缓,甚至演变到今天,一些西欧发达国家面临了人口不足的巨大危机。撇开其背后深刻、复杂的分析,这些严肃的统计数字所反映的社会变迁背后的一种社会现象就是这些发达国家社会中青年群体不同于父辈的婚姻、家庭观念的巨大转变,可以说上个世纪的经验可以证实,凡是经历过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在某一历史阶段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必然过程:婚龄大大延后,单身现象广泛出现。而中国最近二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大城市中,统计数据研究也表明社会发展伴随单身浪潮是历史发展经验[1],其背后反映的是青年集体意识的一次转变。纵然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在推动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高昂的婚姻成本,青年群体交往方式的巨大转变等等。

      本文讨论的重心在于展示、讨论子辈与父辈在观念冲突上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借以折射出整个社会观念在对待恋爱、婚姻、家庭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不可否认,青年群体即便是同代人,也因某些天赋或者后天因素有各种各样的差别。一般说来不同的家庭背景、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继承的传统观念、选择从事的职业一定会使同代的青年群体在行为、意识、处世方式上分化出各种界限,然而同代人的分化最终以意识倾向分化最有意义,它赋予了青年群体以“同代感”、“同代意识”,使其成为了一种看似差异明显的集合体却聚合在一起的一种共同意识。[2] 这也就成为本文讨论具有价值的一个前提保证:因此本文在社会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摘取具有“典例”特征的个案访谈或者媒体报道,从中选取具有社会学意义的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加以阐释。

      青年单身中的代际冲突

      作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单身浪潮不是第一次出现,如果将其内涵扩大:只要是以未婚状态的趋势出现的集体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单身浪潮。单身的表现形式具体可以是:第一,独身或未婚,不结婚或者暂时还没有结婚;第二,离婚;第三,丧偶。

      传统婚姻的“和和美美”是以“夫唱妇随”为基础的,现在却不得不转向以交换、互动、妥协等陌生的行为方式为基础的二人互动关系。7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也就是现在的青年一代要在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直面不可避免的代际冲突,在爱情与婚姻中,他们则要面对同样激烈的代内冲突,原因很简单——从小到大无意识形成的“自我中心”人格将使感情中的双方谁也难以轻易包容谁。少了上代人所具有的集体特质,70后在感情上的摩擦和伤害会比上一代严重得多。也许正是这样一种预期改变了青年群体对婚姻、家庭的预期,也客观上造成了很多尝试过不成功婚姻的青年男女亲身经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从而对传统的“长相厮守”式的婚姻产生怀疑。他们一方面大大削弱了父母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婚恋时间观念——走向“最后结局”可以被无时间表的推迟,直到最合适的时刻到来,在这之前的独身不是什么“羞耻”行为。另一方面笔者的研究表明透过代际冲突背后看到的却是青年一代和父辈们所共享的共识:幸福的家庭生活还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只是恰当的时机不到,真正的独身主义者在整个社会中还应该是少数群体。所以对青年群体来讲,单身带来的同辈群体的内部压力小,相对来说更多的是来自父母辈的代际压力,主要表现在择偶观、对待恋爱婚姻的观念、具体家庭生活观念差异、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认知、对待家庭内成员间关系冲突这五个方面。下面就这几个部分分别展开讨论:

      1.择偶观冲突

      父辈与子辈在择偶期望上的矛盾。在传统观念中,男女到了适婚年龄就该结婚生子,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这种传统社会的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而种种大龄青年的表现却对这种中国传统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故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各种媒体的大量报道可以看到,许多大城市的公园现下已成为大龄青年父母的“相亲”地:为解决儿女的婚姻大事,父母亲自披挂上阵,勇当媒人,卖力地推销着自己的孩子。然而,这种热心的结果往往被自己的子女冷嘲热讽为“皇帝不急大臣急”。尽管他们身处浩浩荡荡的单身大军中,更多的人依然在苦苦寻觅,追求由“单”变“双”的理想对象并不影响他们对爱情、婚姻、家庭充满这个时代所赋予的期望,但是“没有合适的绝对不勉强自己”。

      择偶方式转变带来的矛盾。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进入新的社会阶段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类扼杀选择自由的传统模式早就成为历史,但所介绍对象的工作、交往圈子的规定基本由父母、单位等组织帮助安排,因此也只能算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而如今,青年可选择方式就比较的多元化:网络、婚介机构、偶然邂逅等等,相比父辈,如今的青年享受到了更加自由的恋爱。而自由和传统往往是难以相容的,笔者接触的一个个案就能够反映这样一种巨大的社会交往方式变迁带给上一代人难以接受的现实:

      案主,男,刚三十出头,在某国有大型企业过着相对平稳的生活。在父母看来,在如此稳稳当当的生活条件下,夫妻双方只要再要个小孩并培养成人,也就算是对自己最大的交差了。但是案主在通过网络与女网友聊天之后,就闪电般的和妻子分手,一人南下深圳和未曾谋面的网友“为了爱情”打拼。父母因为儿子这种极端的行为大病一场,但是儿子没有丝毫的妥协,依然在深圳那边过着漂流但是自己认为幸福的生活。

      从访谈中,笔者可以明显地感到这让其父母伤透了心,或许这辈子也不能原谅自己子女的反叛。尽管这个个案比较极端,而且考虑到现今父母辈对子女择偶的选择相比过去已经宽容很多,另外整体的社会观念也在随时代变化,但是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交流渠道的多元化越来越降低了父母们在决定自己子女婚姻大事上的影响力,由此产生的代际冲突在一个相对尊崇权威的社会中屡见不鲜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择偶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青年一代的择偶标准相比过去多元化了,既能见到传统的、教科书式的“郎才女貌”的传统因子,也可以找到前卫到连青年同辈群体内部都存在极大争议的例子,与父辈们所经历的整齐划一的标准:“五十年代找干部,六十年代找解放军,七十年代找工人,八十年代找大学生”相比,如今已没有了口号式的通行标准。才能、见识、气质、风度、知识、修养、情感、意志等皆能够成为青年择偶的标准,当然各个要素优先级别因人而异,只是青年在传统角色期待中和父母辈出现了分歧。父母辈的女性角色期待往往是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一个值得依靠的男人;对男性的要求就是强烈的责任感,完成对家庭、伴侣负责者的使命感。此时,婚姻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是男人对女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女人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而处于依附的地位。这样的传统婚姻,对女人而言是种保障,经济保障和养儿防老的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她们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独立的收入。伴随着的是青年在意识上从家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女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和自我的尊重,而男人在对家庭的责任感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于是,在择偶标准上,双方更看重精神上的默契、共同的兴趣和追求,喜欢跟着感觉走。“不求天长地久,只要一时拥有”。一旦发现双方的不合拍,他们多不愿意迁就,好聚好散。而很多父母对自己子女保持稳定生活的期望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阻碍:对子女配偶的经济条件、工作岗位、职业发展前景这些方面的考虑往往和自己的子女不合拍。这种巨大的沟壑很难用言语向父辈们沟通什么是青年群体想要的“感觉”,而父辈们传统的权威式的说教多数情况下不仅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让自己的子女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