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97(2006)04—0011—03 一、后现代因素正在我国文化建设中不断生成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当代西方流行的一股社会文化思潮。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北美文化界和文学界,70—80年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90年代后逐渐走向衰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著作翻译和研究的热潮,并出现了一些具有后现代因素的文艺作品。90年代末,随着我国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的崛起,后现代主义逐渐与中国市民趣味相融合,更多地成了一种时髦的代称。 后现代文化指的是当代西方的基本文化精神或文化主导因素,是西方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文明困境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产物。后现代主义不是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主要是一些求同存异的学者从当代纷繁复杂的理论观点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思想倾向和理论态度,它“总是和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错、变形、反创造、分解、消解中心、移置、差异、分裂、消隐、消解定义、非神话化、零散性、反正统化、反讽、断裂等词语联系在一起”[1]。后现代主义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反”和“立”两个方面: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反表现主义、反人本主义;林立了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实用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 中国文化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改革开放和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条件下,既不可能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不可能完全西化,“而是在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和人文话语的同时,也吸收其他社会科学以及如后现代主义这样具有激进主义色彩的一些思潮后,构成了多元开放的新形象。如今,在将自己融入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现代、后现代共生。”[2] 虽然我国还不具备产生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丰厚的现代主义文化土壤,但它的出现和发展在偶然性中也具有某些必然的因素。其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在我国已初现端倪,科技的优先地位得到了确立,社会的物质化倾向加剧,人与人之间传统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二,由科技和经济发展所推动的我国社会的现实转换,也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文明困境和文化危机。一部分艺术家、知识分子的创作理想与学术目标发生了重大偏离,他们更多的是把创作作为获取金钱和地位的工具;商业活动全面扩展到文化领域,文化丧失了其传统对至善、至真、至美的价值追求;人与人之间由职业上的分工所决定的权利交往和为了物质需求而进行的金钱交往盛行,充满友谊和情感的交往日益困难。其三,当前中国文化领域出现了空前的混杂性、拼贴性,后现代主义文化作为其中之一就不足为怪了。总之,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变,使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理念均受到了挑战,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是在企图寻找解决这些文明困境与文化危机的突破口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很容易与我国民众的社会文化心态产生共鸣。 对我国文化发展中的后现代因素既不能简单地肯定,也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要作辩证分析。就其积极方面而言,第一,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了强烈的否定性,而批判和否定是发展和再生的前提及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二,后现代主义反权威、反绝对、反中心,倡导多元性、相对性、差异性和开放性的思想,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叛逆精神和价值选择的自由性,体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特殊思维方式;第三,后现代主义主张的“平等对话”有利于培养人们“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宽容他人”和“尊重他人”的美德,使我们从狭窄的自我关注中走出去,倾听其他语言或思维的心声;最后,后现代主义者们,大都较为关注人类当今的生存状况和人类未来。就其消极方面而言,第一,后现代主义隐含着滑向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险,根本否认和彻底批判理性、秩序、权威、真理所禀赋的逻辑意义和历史意义,显示了其理论的偏颇;第二,后现代主义使一切处于动荡和怀疑之中,使一切中心、秩序、权威被解构和摧毁,没有了任何绝对的合法性和绝对的权威;第三,后现代主义过分膨胀地宣扬差异性、异质性、不可通约性,忽略乃至否定事物的统一性、可象征性的一面;第四,后现代主义过分渲染一切理论、观念、意见的“均权原则”的作用,宣传“怎么都行”的方法论,结果抹杀了不同理论之间的优劣高下之别,否认了进行最佳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拒绝提供一种合理的可行性标准,由此导致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盛行;最后,后现代主义含有自身难以解脱的逻辑矛盾,即否定一元论却又未摆脱一元,力推多元又呈现出一元的取向。总的看来,后现代文化思潮作为西方人在传统文化危机之中寻求新秩序、新机制、新文化理论的过渡性阶段的精神反映,虽然有建设、重构与积极的一面,但它更偏重于摧毁、否定、消极的方面。 当前的中国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后现代文化的过渡性特征决定了后现代文化在中国只能处于边缘地带,无法成为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主流,也不会永远活跃于历史舞台,终将成为过去。但“后现代性”——怀疑、否定、批判精神——将作为一种新的质素为社会主义所吸收。 二、我国当代青年文化发展中的后现代特征 青年文化是社会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它是最容易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故中国文化的后现代因素在当代青年文化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不能肯定,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跨入了后现代文化的门槛,所以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某些后现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