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机短信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闫淼,山东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山东 济南 250023;王珊珊,山东交通学院外语系,山东 济南 250023

原文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已经深深嵌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短信文化”、“拇指一族”也已成为一种校园时尚,它逐渐成为当今校园引人注目的、最有明显特色的文化风景线。手机短信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先进媒介,本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虽然它也给当前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新困惑,但更多的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新的工作载体、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手机短信,特别是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而言,除了要采用必要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外,更要积极开发手机短信在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功能,利用其快速、便捷、私密、低成本等优势,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手段、方式、内容、条件、效果等方面探索新的变化。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已被业内广泛接受,一种新的比其更快捷的传播方式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项电信增值服务,它在为众多电信运营商带来可观利润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交互平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便利和乐趣。当前,手机短信已逐渐成为社会流行文化,在人们日常传送和接收信息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统计显示,到2005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93亿户,平均每天有超过8亿条短信在用户之间传送,手机短信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据有关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15岁—19岁、20岁—25岁两个年龄群体是使用短信信息的主要群体,使用过短信的比例分别达到83.3%、89.0%。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手机实际普及率已经高得惊人。他们已经习惯用短信来互通消息,表达问候,发送笑话。在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中,手机短信铃声、图案下载的点击频率也节节升高。有人笑称:一所高校中青年学生如果不在学习,就在发手机短信。不在发短信,就正在翻地址本准备发短信。

      但手机短信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很多高校校园中,手机短信的不恰当使用也带来了一些校园新的不文明现象的出现。如手机短信助长了大学生的逃课行为;手机短信助长了大学生的作弊行为;学生上课时间发短信,参加各类会议、报告时发短信等都成为校方头疼的新问题。

      笔者认为,手机短信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先进媒介,本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虽然它也给当前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新困惑,但更多的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新的工作载体、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手机短信,特别是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而言,除了要采用必要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外,更要积极开发手机短信在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功能,利用其快速、便捷、私密、低成本等优势,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手段、方式、内容、条件、效果等方面探索全新的变化和拓展。

      一、手机短信作为新型载体,能够直接提高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成效

      利用手机短信这种高科技信息传播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对于以往的报告、讲座、征文等单调、枯燥的宣传教育形式,时尚流行,方便快捷,易于传播。手机短信的出现为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开创了新平台,提供了新载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讳教育方式的单调生硬、刻板僵化,而手机短信的出现使得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能及时结合时事政治、青年热点开展有针对性、富有时效的教育活动。而且,手机短信摆脱了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比如在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之时,利用手机短信群发一条“热烈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强国兴校、青年学子责无旁贷”的短信就能很好地起到现实的激励教育意义。虽然只有短短几十个字的短信,但结合时事,结合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开展思想教育,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利用手机短信的互动性带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互动性

      电视、报纸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观众只能接受,无法与之互动;短信是互联网的延伸,可以完成双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而且收发、修改非常便捷。

      1.采用双向互动的引导服务模式,可以反馈到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各类意见信息。当前网络已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双向互动交流的新型沟通平台,而手机短信和相关手机短信网络交流软件的出现,使得这种双向沟通交流更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使得师生互动交流在广度、深度、密度上能得以更大的推进,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反馈,提高了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利用双向互动的引导服务模式,在对重大社会实事政治事件和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手机短信为高校共青团提供了更好的更为快捷便利的权威信息发布方式。利用手机短信群发,对重大社会事件或校园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给予广大同学以必要的说明澄清,就能有效地减少同学当中的无端猜疑和不实谣言,维护学校稳定,同时也维护了同学对参与学校事务、要求了解校园突发事件真实情况的“知情权”,提高了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

      三、手机短信有助于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短信文化是大学校园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对时尚的追求、趋同心理以及自我参与意识等因素促成了短信文化的校园流行。在手机短信文化风靡校园的态势下,共青团工作者要及时建立手机短信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好短信息的育人功能。

      1.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交流答疑,特别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这一方式可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心理矛盾,宣泄思想情绪。

      2.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思想论坛、学术争鸣中来,让每一名同学充分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观点。

      3.可以大力开展各种优秀健康短信的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用健康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词句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现代校园文化氛围。

      4.利用手机短信和相关网络软件自动发送学生生日短信祝语、节日短信祝福,开展“温情校园短信”活动,使高校共青团工作充满温情,进而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普通同学之间,增强沟通和交流,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5.建立“手机短信文化”社团并引导他们发挥积极作用。目前,高校各级各类学生社团较多而且活动很活跃,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共青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园短信文化既然成为一种趋势,就应包容和吸引各个专业的内容与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和引导手机短信文化社团就显得很有必要。要通过学生干部和社团骨干发挥积极作用,因势利导,注意分析反馈情况,及时处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强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超前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