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阈下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归因及其处遇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斌志,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47 刘斌志(1980—),男,江西贵溪人,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原文出处:
青年工作论坛(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发展出了专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当前青少年情绪普遍存在精神疾患增多、自我概念低落、缺乏自我控制等问题,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个体发展障碍、家庭与社区变迁、朋辈亚文化与学校、大众传媒以及社会转型等多方面的影响。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个案、团体、学校与社区以及社会政策的综合处遇,是解决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06)06—0011—04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和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秉承着对人的价值的普遍尊重,一直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发展出专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剧烈转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面临着诸如职业和学业压力过重、各种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紧张、恋爱受挫、患病、未来前途渺茫等问题,造成了焦虑、紧张、抑郁、敌意、失望、痛苦等诸多不良情绪,进而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1](P59) 因此,情绪问题就成为社会工作干预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和策略。

      一、青少年情绪问题的现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调查结果显示,61%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情绪不良,55%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适应不良。患有情绪失调、适应不良的青少年百分比首次超过抑郁症和焦虑症,成为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透过相关的数据分析,我们分析青少年情绪问题突显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精神疾患增多

      对当代青少年而言,长期的情绪困扰会引起心理失调,如郁郁寡欢、脾气暴躁、孤独寂寞、意志消沉,严重的还会引起抑郁症、紧张焦虑症、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青少年由于情绪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有:社交恐惧、逆反、嫉妒、羞怯、自卑、虚荣、考试焦虑、强迫症、浮躁、挫折、猜疑、无力气症、自杀、后悔、性困惑、人际关系不适、颓废、失落、贫困综合症等,其中以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落症为主要表现。[2](P7) 研究表明大约有40%左右的青少年在某个时期由于日常压力、激素水平的波动和人际关系的因素,会出现抑郁心境,约有5%—6%的青少年会发展为抑郁综合症。而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大约有15%会采取自杀的行为。

      (二)自我概念低落

      伴随着想法和信念的改变,青少年往往会对自我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职业等产生低度认同,进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缺乏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无条件相信报纸、电视。一项对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区近3000名大中学生“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专题调查表明,有5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其中中学生的比例达到70%。而在这些偶像中,99%以上都是影视界和体育界的明星;另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北京市科协等对北京2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访中学生中,相信星座决定命运的有40%;拥有护身符的占71%,佩带护身符并认为可以带来好运的占57%,学生算过命的达85%,“有点相信”的占41%。这些因素都非常容易导致青少年逃避责任和不敢面对困难,形成消极的人生观。

      (三)缺乏自我控制

      由于青春期内分泌和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及各种条件抑制的减弱,青少年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能力下降,冲动性和弥漫性反应增强。[3](P181) 这些缺乏自我控制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成瘾、逃避、盗窃、攻击以及自虐和自杀等。一项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全国大约有3000万人,在全国登记在册的105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总数的72.2%,而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比例已经高达14.8%。据上海市的调查资料表明,目前20—29岁的青年的吸烟率为45%以上;《中国青年报》则报道目前我国在校男大学生中吸烟率已在27%以上。

      二、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归因

      社会工作坚持“人在环境中”的基本理念,关注社会生活中环境的力量。虽然不同的理论分别从生理、行为、本能、动机、心理分析、认知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归因进行过探讨,但社会工作认为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归因如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障碍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詹姆士——郎奇的情势生理论看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其障碍是导致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一个基本因素。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斯肯纳、麦孤独、阿诺德、弗洛伊德以及夏荷德等,这些理论认为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个体生理层面的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肢体残障、智能障碍、体态异常、第二性征发展异常、性的欲求及发展不正常、中枢神经系统失常、不满意自己的外表容貌、皮肤腺体分泌失常等;其次为心理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负面的自我概念(自我贬抑、低自我效能、自我退化、高自我谴责、低自我尊重)以及不当的自我防卫;再次为本能及潜意识层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存在被压抑的情结、原欲的满足受挫、本我焦虑和潜意识的不当转化,例如偷窥、虐待动物、恋物、强迫性行为、歇斯底里等,青少年在意识上知道不该如此,但却无法抗拒这些行为及其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兴奋愉悦感;最后是认知及行为层面的因素,包括不当的情绪归因、不当的自我增强、功能固着、自我中心、低抗拒诱惑能力、自我强度不足以及认知失调等。

      (二)家庭、社区的变迁及功能转变

      家庭的变迁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4](P460) 首先是家庭结构的残缺,包括父母离异、抚养权的争执、单亲家庭和松散家庭、父母对子女疏于监护等;其次是家庭教育的失当,具体表现为溺爱放纵、粗暴生硬、自由放任、隔代抚养以及缺少沟通所导致的思想隔阂等;最后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成员价值观扭曲、家庭成员行为不良、家庭关系恶化以及家庭过于贫困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