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塑造途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旭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社所,河南 郑州 450002 王旭丽(1965—),女,汉族,河南省唐河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精神文明问题研究。

原文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人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对人的总的、本质的描述。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塑造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心理与伦理、性格与能力、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多重标准。塑造健全人格是德育工作的本质和核心、功能标志与终极目标。情感体验的内化过程是最具活力的人格动力因素,要培养学生体验的指向性,尊重学生的真情实感,优化少年儿童的心理品质,强化情感、劳动和自然体验;沟通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链条,要注意关心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孩子们共同进步,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讲究问话技巧和谈话艺术;人文阅读是塑造健全人格无可替代的创造力量。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6)06—0114—03

      未成年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错失人格培养、情商教育的良机,不良后果短期内不明显,而长大后一旦显现出来将难以补救。健全人格培养应从娃娃抓起。未成年人健全人格教育不仅重要,而且迫切,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体验:最具活力的人格动力因素

      “体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品德发展的源泉,也是造就人的主体特征的重要途径。体验包含经历、情感与认知,在体验的内心世界里,人思考、感觉、立志、各种记忆、经验、抱负和思想一起充满心灵。体验具有直接性、必然是自我的,具有主体能动性,富有个性色彩。在体验中,人必然成为主体。体验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精神活动可以受到外部的影响,却总是由个体自我主宰,由于个体差异、生活经验、价值取向的不同,感悟点和收获是不同的。人是在对周围世界、社会、人生、自然、精神世界等繁多的反复体验中成长和成熟的,体验与生命过程、生活相伴始终。体验是教育过程尤其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从理论上说,一般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但也可以从“行”到“知”。知与行之间稳定的联系机制必须经过情、意,“化理论为德性”(冯契语),将认识内化为信念。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孟昭兰在《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一文中指出:“文化是通过心理活动而塑造人的,没有感情体验,反映社会文化的情感和情操就不可能发生。”[1](1)体验促进知行统一。体验是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的决定性环节。道德体验是主体在道德认知内化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的思维理解活动,是感受、思维和行动三者的有机结合。体验与认知相互促进和深化。体验促进道德认知能力包括道德理解能力、评价和选择能力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实现知行统一。通过追随体验、换位体验和模拟体验等形式,少年儿童在亲历亲为的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规范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2)体验构建自我。在体验中, 获得自我认识、追求自我经验的意识、自我选择决断的意识、自我权利的维护意识等等得以实现,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的。(3 )体验长才干。在体验中,知识获取,情感陶冶、人际交往、道德教化等诸多内容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展示自己,浓郁兴趣,探究思考,合作竞争,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体验教育是一种独特和有效的道德感知接受方式,体现了“德育即生活,德育重践行,德育靠自我”的教育理念。体验教育注重情感与道德体验的内化过程,会改变传统教育中的德育模式,促使德育落到实处。体验教育强调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和心理感悟,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认知的作用,而是在承认认知和情感辩证统一发展的前提下,充分估计并应用情感的中介作用,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体验教育活动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体验的指向性。 体验教育应该以自主教育为前提,以人的潜能的发掘,创造精神的培养,人格尊严的塑造等自我改造、自主完善为价值取向。课堂教学是德育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担当着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任务。教师要深刻领悟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后两个目标就要求我们的新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摇篮。(2)尊重学生的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不是要进行核心价值观的传递, 引导学生对道德规则的认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体验的个体差异是学生个性的必然反应,在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动机、情感和个性方面的发展,容纳其个人发展的独特性,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性。(3 )在体验教育中注重优化少年儿童的心理品质。体验教育应该体现出儿童心理品质的优化过程,着力于少年儿童的情感、意志、自信心、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培养。(4)强化情感、劳动、自然体验。教育的急功近利,忽略了孩子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建构和培养。由于父母娇惯、学生课业紧张等各种原因,亲情体验、劳动体验、自然体验等重要内涵在少年儿童的生活中比较匮乏。要强化学生孝敬父母等爱的教育,多为他们创造自然审美或活动的机会。(5)少年儿童的体验活动,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全社会都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广阔的体验空间,多方面促成学生的角色体验和实践。

      二、沟通: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链条

      健全人格的发展需要在他人积极关注和自我关注的协调一致中才能逐渐形成。人对人的爱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而沟通是了解孩子思想的惟一途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话语、表情等方式进行信息、思想观念和情感的交流过程。代际沟通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关键性链条,然而,代际沟通的困难似乎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像,与对父母充满依赖信任的儿童期迥然不同,家长与子女的沟通问题在初中阶段非常突出,代际冲突普遍且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约七成的中学生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的甚至无从沟通;有近六成家长感到子女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了。亲情无限,沟通却那么有限和困难,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感受到的难题。

      缺乏沟通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由于当今社会变化的幅度太大,文化变迁的速度太快,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观念和行为的差异增大;家长很少有和孩子在情感和思想上进行真正沟通的时间,家长工作忙,学生课业繁重,双方一天到晚也说不上几句话;青春期具有“闭锁性”特点,中学生正处在开始具有主体性的时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觉醒、叛逆、独立思考、自我选择,常常自以为已经成熟,把家长的言行视为“老套过时”,对父母要么批评或责难,要么冷漠或排斥,由于学习压力大,易造成紧张疲惫,心理烦躁;家长自身问题及教育方式失当,一些家长认知偏颇,性格缺陷,行为失当,如太注重功利性,不关注孩子的心灵感受,忽视对孩子的情感沟通,怀疑儿童的参与能力,因而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从而导致与孩子的激烈冲突,缺乏平等和尊重意识,一味对孩子进行批评、责骂和说教,缺少笑容,不亲切,不耐心等,使家庭缺少平等、真诚的氛围。尊重是相互的,沟通也是双方的。沟通效果差,反映了家长在了解、评价、保护孩子的能力以及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等方面的缺陷,也与孩子对父母缺少理解、尊重、体谅以及沟通意识、意愿等态度相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