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16(2006)11-0078-03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的,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能持续地扩展自己的能力以开创未来的一种组织”,在这种组织中,“人们可以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真正期望的结果的能力,新的扩张性的方式得到培育,集体抱负得以释放,而且人们可以不断了解如何共同学习”。它包括相互关联的五项技术,即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典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扁平的网状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尽可能地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组织结构中,从最高决策层到最低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这样能够保证上下级之间不断沟通。 高校共青团工作对象是处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这是一个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知识更新快、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在当前高校青年学生成才目标多样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等情况下,高校共青团必须不断学习新理论、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不断用新思维、新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必须努力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团组织战斗力,增强为青年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善于学习的共青团干部、以团队为基础的创新组织、积极活跃的团支部、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管理模式、强有力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学习型组织的构成要素。这六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网状的组织结构,这种网状组织结构的工作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关键、两个载体、三项机制。 一个关键:善于学习的共青团干部 各级团干部应努力学习、带头学习,善于学习,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从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干部要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要成为学习型人才。团干部要认真学习科学理论,做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要通过学习做到理论上清楚、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正派,组织团员青年学习政治理论,培养他们坚定的信仰;团干部要通过向书本、实践、同行、青年的学习,培养包括政治导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宣传鼓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策划创意能力等综合能力;在活动中率先垂范、带头学习,通过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勤学修身知识,学以致用、学用一致,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中增强服务团员青年的能力,适应新时期对团干部的新要求。 其次,各级团的干部在工作中,要转变作风,要善于接纳不同意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要始终保持与团员青年的密切联系。校、院团委专职干部要建立起联系基层的制度,把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放在团的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开展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努力为青年学生搭建各种平台,把广大青年发动起来,在工作中充当生力军。 第三,共青团干部要树立起服务意识,团的干部要做青年友,而不是青年官,要主动深入青年学生中,热情服务青年学生,团的岗位是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奉献的岗位。 两个载体:积极活跃的团支部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创新组织 1.积极活跃的团支部。团支部是团的最基层组织,与广大团员青年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团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显示终端。团支部在团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团的上级组织无法替代的。离开了团支部,团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和独立活动,特别是大量的经常性工作就失去了落脚点,再好的工作设想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活跃团的工作,关键是活跃团支部。 第一,建设学习型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团支部的主观能动性,为本支部团员青年搭建好理论学习、专业学习、思维创新、文化娱乐的平台,以理想信念和集体观念凝聚人心。校、院两级团委要积极帮助和指导团支部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积极将支部的创新活动、先进文化在全团组织内推广,提升基层团支部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全校共青团的共同愿景。 第二,建设学习型团组织,要构筑合理的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学习型团支部、学习型团小组等各类学习型组织,构筑纵横交错、上下结合的学习组织网络,充分调动团支部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基石作用。这类学习型小组可以以宿舍为单位、以实验室为单位、以课题组为单位、以学科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如SRTP(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小组,通过树立一个共同目标或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形成学习型团小组,并不断吸收支部成员参与,促进学习型小组不断壮大。 2.以团队为基础的创新组织。在遵循《团章》原则规定的前提下,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扶持建立团委领导或联系的学习型青年组织,促使共青团组织向“扁平化”结构转变。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建立校团委直接领导下的以公寓为单位的团组织,以公寓为学习平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运转。建立校团委直接领导下的自我指导的团队,如大学生创业团队,这是由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技能的成员为完成一项共同任务所组成团队。通过学习型团组织创建,建立多元化、网络化的青年工作体系,最广泛地把青年学生凝聚到团组织周围,不断扩大党在青年学生中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