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变可以被定义为:随着国民收入增长而发生的需求、 生产和要素使用结构的全在变化,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走向高级化、优质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历史已证明,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它既是增长的因素,又是影响增长速度的因素。因此,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的转变这一观念,已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对于深圳特区来说,结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比前一阶段的经济的外延扩张更具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考虑深圳特区结构转变的战略,必须顾及深圳特区的主要特点 深圳与其他特区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区位特点, 也就是与香港接壤以及“九七”以后的香港回归,因此深港经济一体化一直是人们所认识论的焦点。从深、港之间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互补性。从深圳的发展来看,它与香港的结构日益雷同,似乎谈不上互补。但是,深圳的发展毕竟比香港的层次要低,因而深圳可以通过不断扩展的城市功能,对香港的过分集中的某些功能进行分流,这是深圳以前一直在从事的职能,今后如果深圳的城市功能日益扩展,将会在更广、更深的程度上进行分流。香港作为一个目标性的大都市,聚集了大量的现代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挥着信息扩散、资源配置、大规模资金融通的职能,是亚太地区的一个超级城市。然而,对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来说产业聚集,效益就会降低,甚至走向反面,也即过分集中必然产生非经济性。1994年日本政府针对东京日益严重的“一极集中”现象,提出了区域性的功能分工与分流的调整方案,其道理正在于此。香港作为外国进入中国的一个“跳板”与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一个“桥梁”,因大量外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进入,已引发并正在引发过集中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最为突出的现象是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因需求过旺而导致的节节攀高,不少企业面临着成本过高的威胁,正逐步削弱这个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一些从事商贸、金融活动的外国公司,正在考虑搬迁的问题。这说明了香港的过分集中正在引发着分流。而对于香港接壤的深圳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深圳只要能在短期内扩展基础设施网络,培育当地的各类人才,完善立法与法律环境,有效地控制房地产与工资水平的过快上升,全面强化自身的城市功能,就有可能实现更大程度地分流香港的经济中心的功能,使两地达成互补。 二、要把产业结构高速放到深圳经济结构转变中心位置来认识 深圳目前的产业结构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2.66:55.85:41.49,呈“二、三、一”的发展格局。今后深圳准备把这种格局转变为“三、二、一”,也即把发展重点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以金融、证券、信息为龙头,商业贸易、效能运输、通讯为主干,相应地发展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 诚然,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变是符合深圳作为一个国际都市发展的目标的。 但是,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深圳的工业发展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从发展的视角也发,结构转变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第三产业的兴起与服务性功能城市的出现,归根到低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深圳的工业化只不过跨越了初期阶段,并没有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因此在以第三产业为重点时,决不能忽略第二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吸取一些国家与地区人为地打断工业化进程,过早地进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阶段,从而引致整体经济过早成熟、衰退的教训。香港虽然近10年来大规模地将制造业内迁大陆,但是这种内迁仅是加工工序的迁移。制造业的前工序、指挥中心与以及仍留在香港,因而由制造业引发的贸易、金融活动以及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留在香港。所以这种内迁并没有出现人们所常讲的产业空心化的三大结果,即对外贸易萎缩、失业率上升、科技开发费用下降。反而是转口贸易以年均20-30%速度增长,本地出口也处上升走势;金融业务极大扩张;支使日益繁忙。这就是第三产业1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深圳的工业发展是一个必须十分慎重作出决策的重大问题。 如果把深圳仅定位为一个服务性功能的城市,那么它的基础与服务对象应是周边地区与内陆的工来化的发展,尤其是工三角洲地区。这就会产生又一个问题,即深圳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的定位问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特区经济结构转变一项着急性战略 1993年深圳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9%, 1994年达到20%以上,居全国、全省的前列。但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才能真正成为全国的“窗口”。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也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问题。一个产业的形成,关键在于市场的形成,没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则不能撑起一个产业。因此,从产业开发的策略来看,首先必须扩大新产品的消费面,以开发市场;其次是迅速降低成本,以扩大市场。一个新产品如果不能迅速形成产业,则不会有竞争力,更别论经济效益。例如,录像机是由美国人发明并产生的,但当时价格十分昂贵,只有电视公司才能承担。而日本人则把这种录像机当作一种家电产业来开发,使其价格降低了20倍,从而进入了家庭,开拓了产业的广阔市场。这就是60年代出现的“美国人开发产品,日本开发产业”的现象。事实证明,美实证明,美国虽然作为一个科技大国,在世界科技贸易中一直占领先地位(日本至今仍为技术输入国),但对外贸易却一直存在大幅的赤字,尤其是美日之间贸易的极不均衡,一直持续至今。其背后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在于美日之间产业竞争力的差距。